中国科学家揭示 印度次大陆亚洲大陆间生物交流规律

据新华社成都7月17日电经过多年研究,中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了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碰撞后,生物类群在两个板块之间扩散的过程与规律:两板块间物种的交流从始新世(约距今5300万年至距今3650万年)开始,在距今1500万年物种交流频次达到峰值,自距今1400万年后物种交流开始减弱。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李家堂课题组撰写的论文《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间随时间的生物交流变化》,近日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子刊《自然通讯》上。该论文分析了35次印度次大陆向亚洲大陆,以及92次亚洲大陆向印度次大陆的扩散事件,揭示了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自约5000万年碰撞以来的生物类群的交流过程与规律。

研究表明,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物种交流开始出现。自距今4400万年后,东南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生物类群交流频次开始加强。在经过一段调整后,从距今3900万年到距今1100万年期间物种交流继续加快,并在距今1500万年物种交流频次达到峰值。与中新世中期在喜马拉雅山隆起的过程中,从缅甸到不丹的低喜马拉雅山麓雨林带区域的形成时间一致。自距今1400万年后,在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物种交流开始减弱,这与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的季风气候的转变及气候的干旱影响相关。


上一篇:子痫前期真可怕,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吗?

下一篇:上海生科院揭示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肿瘤转移的新机制


编辑推荐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做起来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