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北约部署核导弹 不惧拼刺刀正面“刚”美国!
最近俄美双方在叙利亚算是“杠上”了。就在日德等国炒作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不合理的当口,美俄在联合国安理会又各自使用了一次否决权,将对方关于叙利亚问题的提案像“打地鼠”一样拍了回去。笔者看到,两国提出的方案都属“赢者通吃”,美国方面要求在阿勒颇设置战机的禁飞区,保护反政府武装,俄罗斯则敦促美国与叙利亚政府进行和谈,这个……双方都没有啥好说的了,只有用否决权表明花岗岩一样的态度。
这只是数月来美俄双方斗争的一个缩影,双方的矛盾自乌克兰事件之后,又发展到一个针尖对麦芒的冲突点,都没有相让的余地。自2016年年初以来,美国开始显著加强在东欧的军事力量,将尽快部署一个装甲旅,其装备包括250辆先进坦克车、步兵战车及自行榴弹炮,还有1750辆军用轮式车作为支援。除此之外,美国的防御预算还将向东欧倾斜,到2017年,部署包括一个装甲旅、一个空降旅和一个装甲步兵旅在内的前线打击力量。这对俄罗斯来讲,是再明显不过的一个敌对信号。
当此时刻,俄罗斯怎么能示弱?!刚刚进入10月,就贴着北约成员国波兰和立陶宛,在“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了伊斯坎德尔(Iskander)弹道导弹。相比之下,美国准备派到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4个国家的4个营兵力,仿佛只是闹着玩和自我壮胆。美俄自格鲁吉亚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已经不屑于表演虚伪的客气与表面的和睦,摆出了直接拼刺刀的架势。
普京仿佛生怕矛盾还不够激烈,又使了一个几乎谁都没有想到的大招:重返古巴。当年在这里,苏联守不住场子丢了面子,而今俄罗斯的“祖国保卫者”要把曾经失去的都找回来。不过笔者觉得,美俄双方好像都在以国防的名义进行扩张。如今经济并不景气的俄罗斯怎么敢做这么大手笔的买卖?不少网友都觉得这是虚张声势。你在古巴部署个核导弹试试?但笔者觉得,这才是俄罗斯人的性格。探客曾经看到的一本书里讲过,有个俄罗斯老太太,由于没钱吃饭,在冬天准备以100元卖掉自己的皮毛大衣,有人砍价问“90块行不行”?俄罗斯老太太用鄙视的目光拒绝了。过了一会儿,砍价的人觉得皮毛大衣的料子不错,又跑到街角准备以100元的价格拿下,不料,俄罗斯老太太冷冷地抬了价:“150块!”丝毫不顾自己饿着肚子的事实。
要说冻死迎风站、饿死挺肚皮这种为面子不要里子的事俄罗斯人还真的能干出来。现在就是如此,你不是要在叙利亚问题上讨价还价吗?我连东欧和古巴都不给你!俄罗斯官方说法是“重返古巴”是由于“对世界军事政治局势复杂化的回应”。潜台词就是不能让你美国舒服了。沦为“跛脚鸭”的奥巴马执政团队可能还是没有经验,当俄罗斯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时,俄罗斯领导人反而能够对美国彬彬有礼,而当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时,俄罗斯领导人对谁低头都不能对美国低头。尤其是当今俄罗斯遭遇的经济困境还是美国在石油价格上下的绊子。
如今普京在俄罗斯的威望几乎达到顶峰,战斗民族也并不害怕拼刺刀,民众几乎一致支持政府的强硬立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却选择了一种“以柔克刚”的“阴招”来应对。
笔者觉得,对战争最贴切的描述就是曾国藩“兵者,阴事也”的总结。美军高层与智库也深知“招兵难”的现状和生命的宝贵,因此往往在认知上进行升级,避免与北极熊面对面拼刺刀,即使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美国来说,损失一个士兵生命都是事故,因此采取“占先手”、“避免与对手公平战斗”的策略,利用数字网络提升美军的战略整合与统筹的效率,高度融合不同层级的作战力量,下放指挥权,根据战场形势进行“多维指挥”和“混合立体式打击”。这么多生僻名词总结起来,实质就是“让你病,要你命”。
笔者看到,很多军迷和网友都经常把“恨不能干一场大仗”之类的当成头禅,其实战争的残酷,又岂是在和平年代生活了数十年的中国普通人所能想象的,让“崩而不倒”的俄罗斯去和“衰而不弱”的美国好好战斗吧,未来属于建设者,而非毁灭者。
整理:华清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上升 生产经营状况继续改
-
2024厦门企业百强系列榜单出炉
-
花溪区今年将为民营企业办10件实事,具体包括→
-
苏纳克将于19日访问以色列,预计会与内塔尼亚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