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原标题:探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将艺术性引入到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作为小学班主任,每天做的事情具体而复杂,全部都是一些琐事,但是,做起来却相当不易。不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还有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详细的统计工作,包括学生的家庭、身体、兴趣爱好等情况,并在此过程中,与孩子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既要让学生觉得可亲,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只有这样,才会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性特征,才会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要求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小学班主任要在整体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后,全面发展孩子们的个性特征和创造能力。

  班级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班主任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要对“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平等对待,都应对他们充满炽热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捷尔任斯基也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小学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给学生下定论,偏向优等生,忽略差等生。这样的做法只会极大的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走向极端。充满爱的家庭才是温馨幸福的,也只有班级中充满爱,孩子们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须手段。尤其是在小学里,班主任要时刻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用自己的爱心去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保证,应该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建立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上。首先,选举和培养班干部制度。班干部的选举一定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可以让学生们都有资格参选,可以在他们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这样才会让班干部服众。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而在班干部选举后,班主任要给予他们鼓励,充分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适当指导。其次,班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自己的班规。班规的指定要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实际出发,指定与他们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规则制度。班主任要在充分全面了解班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班级自身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要广开言路、广纳贤言,认真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和想法。而一旦班规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
  虽然对于小学生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多一些关心呵护,但也必须严格要求,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

山西省洪洞县东街小学 吕华伟

(原标题:探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netease


上一篇:探索创新驱动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下一篇:探索认罪认罚从宽,谨守刑事法治精神


编辑推荐
  • 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中博会让中小企业成主

  • 真金白银!一季度湖南外贸企业退税近百亿

  • 区领导调研制造业企业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