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教育需要“教材”更需要“社会化”修正
2016-10-21 08:22:04
阅读:
近日,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国内首本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的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帮助提升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10月13日《新闻晨报》)
不知从何时起,男生阴柔化现象,已然成为时兴的公共议题。各方剖析原因、寻找对策,大有追根究底之势。其实,有鉴于男生阴柔化成因复杂,所谓的“阳刚教育”,注定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工程,一本单薄的性别教育教材自然无济于事。我们真正需要去反思的,乃是整个社会系统,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弱化了男孩性征?之于此,显而易见的答案可谓多矣。比如说,流行审美文化中关于小鲜肉、呆萌化意象的追捧推崇;再比如说,物质条件的优渥以及家庭结构的弱化,使得男孩客观上缺乏必要的压力意识和责任驱动力。
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男孩的阴柔化,从根本上说仍是社会化过程出了问题。为此求解,优化学校教育模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环。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此方面有所作为。在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是一种去性别化、无差别的普适教育。而随着男生版、女生版的性别教育教材的问世,以及某些“分性别课程”的逐步试水,无疑标志着传统学校教育方式的自我修正。当然,仅仅有此还远远不够。 (然玉)

-
杨浦“随申办”企业云服务体验日走进政务服务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举行
-
融汇物产以“融达四方”企业文化赋能企业高质
-
上海首批!闵行这家企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