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遇“清算”危机

  家装行业一直号称有着4万亿元的体量,然而短短三年间,亿欧大数据可查的家装企业已有数百家倒闭。2018年以来,地产调控趋严,家装订单增速下滑,“年内80%的家装公司会死掉”并非危言耸听。

  排队跑路

  2015年堪称互联网家装元年,在平台数量井喷的背景下,全行业完成融资123笔,是2014年的3倍,带头大哥齐家网、土巴兔完成了上亿美元的C轮、D轮融资。

  然而,吹大的泡沫一戳就破。2018年以来,各地家装公司频频以跑路的方式尴尬地抢头条,很多互联网家装平台更是走着走着就没了下文。

  调查机构数据显示,今年4月起,国内诸多区域性互联网家装平台均陷入签约客户数量锐减、获客成本增加的两难境地,业绩同比下滑30%甚至更多。楼市限购令岿然不动,新房成交量断崖下滑,家装市场走势被进一步看衰。

  11月26日,在上海互联网家装平台中数一数二的优居客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经营不善,致使财务状况严重恶化,股东会表决作出决议,自即日起进入解散清算程序,暂停发展新业务等。

  官网资料显示,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装修家居服务平台”的优居客目前在建装修共计5116个,已服务业主数量929772个,此番清算破坏力惊人。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有600家商户托管在优居客的资金下落不明,涉案金额保守估计达数亿元。

  不愿透露姓名的优居客员工表示,公司每月15日发底薪,26日发提成。“上周一大家都在等着发提成,没想到公司突然宣布倒闭了……”对于该事件的后续处理,截至发稿优居客仍未作出进一步回应,不过上海市经侦支队表示已受理报案。

  事实上,优居客仅是2018年互联网家装公司倒闭潮中的沧海一粟。3月,湖北武汉苹果装饰因资不抵债,一夜之间人去楼空;5月,知名品牌一号家居网在全国的多家门店关闭,被曝出的欠款金额高达10亿元。伴随家装公司跑路事件持续发酵,影响较大的案例还有我爱我家网、泥巴公社、九鼎日盛等。

  巨额亏损

  从资本热捧到排队倒闭,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境遇缘何反转?

  长江证券分析师毕春晖认为,互联网家装平台倒闭的根源之一是价格战+高投入导致的亏损。一方面,互联网家装平台过多关注流量导入,不惜以低价策略获客,如蘑菇装修推出599元/平米的整包套餐,柚子装修推出399元/平米的半包套餐;另一方面,互联网家装平台从搭建官网到广告营销均依赖资金持续投入,赔本赚吆喝成为业内常态。

  比达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国内两大互联网家装平台共占据66.2%的市场份额,齐家网以38.4%列第一,土巴兔以27.8%列第二。光鲜体量的背后,两大平台可谓一把辛酸泪。

  以起步稍晚的土巴兔为例,为抢占市场份额,2015年便开始铺天盖地打广告,不仅邀请著名主持人汪涵作为代言人,还独家冠名了家装改造真人秀《暖暖的新家》。经过这一轮血拼,土巴兔从混战中脱颖而出,然而与之对应的是2016年营销支出暴增6000余万元至3.1亿元,而当年营收只有5.71亿元。

  激烈的价格比拼中,土巴兔债台高筑。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356.62%。8月29日,土巴兔在香港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亏损达24.27亿元,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6.36亿元。

  巨亏之外,互联网家装平台倒闭的另一诱因是消费者为了锁定低价先付全款,给了从业者跑路的动机。

  以曾喊出“装修一折起”的泥巴公社为例,其要求客户前期至少缴纳装修款的65%,缴纳比例越高,能参加的优惠活动也越多。在另一家互联网家装平台爱空间,消费者需要一次性缴纳全款才能开工。

  法律人士表示,很多采取上述运作模式的中小平台,一旦资金紧张便可能涉嫌违法:一是明知合同无法履行,仍与业主签订合同收取装修款;二是可能诱发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此外,互联网家装平台像长租公寓一样热衷与网贷公司合作。消费者一旦签了分期协议,平台马上就能收到装修全款,瞬间掌握了博弈主动权。

  突围之路

  疯狂烧钱之外,互联网家装平台鱼龙混杂,家装质量严重影响产品口碑。

  目前,优居客等大多数互联网家装平台仅是整合产业链各环节信息,简单的撮合难以保证平台上的装修公司具有资质。2017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家居家装类投诉13.78万件,同比暴增37.8%。在已处理的家居家装类投诉中,涉及家装质量问题4.3万件,占比高达32.7%。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家装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引流和消费情景的创建,平台要发展终究离不开线下市场的拓展,其中以施工管控及供应链整合最为关键。

  新金融记者了解到,现有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施工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自有工人,这种模式下标准化施工程度较高,易于管理及树立口碑,不过缺点在于前期成本投入高,复制扩张速度慢;二是与工长合作,一对一沟通,可复制性强,不过找到合适的工长是最主要难点;三是与劳务公司合作雇佣工人,这种模式管理成本低,可复制性强,但施工标准化难度大,后期出现返工等隐性成本高。

  长江证券报告指出,缘于“体量足够大”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供应商整合也非易事。家装平台若要跨过建材代理商直接跟优质品牌合作,体量必须足够大。而要快速做到体量提升,合作的建材品种势必会趋向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所以平台不得不通过较慢的用户积累及口碑叠加来实现量的突破。

  鉴于此,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家装行业仍是一个足够慢的行业,仅仅依靠讲故事不可能成功,唯有品质交付才是出路,一味专注于价格战,忽视成本、效率与体验的平台将首先被淘汰。

  在毕春晖看来,装配式装修或成未来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另一赛道。在该模式下,产品配件在工厂实现工业化生产,施工现场仅需装配化组装,可实现家装的标准化生产,并大幅缩短工期,减少人工成本,助力企业市占率提升。


上一篇:新网综继续助力优质青年文化“出圈” 爱奇艺《国风美少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篇:《最美的时光》吴尊自曝儿时曾打地铺是哪一期什么时候播出


编辑推荐
  • 民营经济大市观察:外贸企业如何闯关突围?

  • 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更广阔空间

  • 春节旅游开门红 去年旅游企业注册量超30万家

  • 2024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