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访谈:闫浩 跑者无界

编者按:2016年,又是一年博鳌之夏,这是一个新供给改革的年代。虽然房地产仍然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改变已经在进行,唯有直面并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这个夏天,一直以前瞻思想引导中国房地产脉络跳动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因应形势推陈出新,坚持为行业的变革找寻全新思路,奠定思想高度及方向。

总结过往、沉淀历史。观点地产新媒体继续推出“2016博鳌特稿”系列报道,遍访中国房地产及上下游全产业链的企业领导人、职业经理人、经济学者、金融专家、政府协会人士等行业精英。

观点地产网如同在战场一般,商场的金科玉律之一就是,“变是唯一的不变”。

时间定格在两年前的夏天,记忆中的画面还停留在景瑞执行董事、联席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闫浩“南行纪事”的绘本中。今日重逢,情节出现了迭起的微变。

掌舵景瑞二十余载,闫浩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回味起过去一年经历的“颠覆式”求变,总能让其感受到诸多“有意思”的片段:“有些事做做还是挺有意思的,不做还不知道,越做越有味道。”

“现在做企业就像自己在跑马拉松,三十五公里是个瓶颈,景瑞经历了过去一两年的艰难转型后,现在我们就可以在新的方向下轻装上阵。”

求变的链条上,有景瑞“定制化生活服务商”的本色出演与蓝图简本,有“以上海为中心”的出走与回城史记,当然还点缀着“城市更新”“蓝领公寓”盏盏等着发光的小灯。

对此,闫浩作出的总结是:“守正的部分,希望把定制化服务商这个角色做好做深;出新的部分,希望灵活一些,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如果做成功了,再慢慢复制,再总结。”

去库存的“压力”

不管是不是“最后的晚餐”,2015年都可称作地产界的“大年”。

走在转型路上的景瑞与机遇几乎擦肩而过:全年累计签约销售额约86.95亿元,对比2014全年91亿元的销售成绩单,上述分数有所减少,且只完成年初目标约87%。

这也就是闫浩口中的“痛苦疗法”,宁愿牺牲一年也要把库存去掉。

“我们控制推新货,然后针对库存做专项措施,尤其要把一些难库存、死库存去掉。”

据悉,在下决心从三四线撤退回归一二线之前,去年景瑞70%以上的货量在三四线。“手术”时候,今年调整到80%以上都分布在一二线,到明年基本95%以上都是一二线。

存货占比大调整,也给了闫浩重拾百亿目标的信心,“公开说的目标是100亿,但内控肯定要再高一点”。

若将百亿目标细分,可以看到景瑞聚焦的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天津、重庆七个大城市背后的“前十名”雄心。

在闫浩给出的军令状中,“前十名”是对这些区域城市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做不到当地的前十,就存在随时被“干掉”或“抛弃”的可能。

说起这一点的时,谈话现场的气氛似乎有些紧张与压抑,突然闫浩有一个电话呼入,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刚刚在杭州奥体那边拿了一宗地……”

虽然嘴里说着“我一直跟他们说,你们要谨慎谨慎,别冲动”,但闫浩脸上抑制不住的微笑,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他对杭州这个城市的看好。

“未来拿地也将围绕现有的8、9个城市,希望把规模做到前面去。虽然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潜力是很大的,明年苏州、上海这样的城市做到五六十亿应该没什么问题。”

论及此,现场的话题立即转至对明年的预判。闫浩的回答依旧温和:”现在也不提明确目标,客观讲,还要看明年的市场。如果明年的市场不好,也不一定要刻意地追求增长多少。”

有意思的“颠覆”

在景瑞“前十名”城市名单中,上海无疑是闫浩的“掌上明珠”,但这却是一个“差点被丢掉”的大本营。

“我们自己总结,前两年有一个大失误就是有点把上海丢掉了,一直靠原来的项目在卖,有点吃老本。”

在闫浩看来,上海布局的弱化,一方面是早前全国化布局造成资源分散的后遗症,另一方面则是上市较晚,受资本制约大的“无奈”结局。

接下来,景瑞每年将从新增投资切出很大一部分注入上海,且今年将有4个项目推出,“明年会再推几个,毕竟我们熟悉这个市场,1993年成立后的前十年就在上海开发,都没出去过”。

以上海为中心的布局调整外,景瑞让闫浩意外惊喜的另一“颠覆式”动作则是运营模式的变脸。

闫浩说,景瑞从2014开始思考转型问题,也在研究每个转型房企具体怎么做的,但总找不到合适自己的模式。

“最终,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回归客户,就回归原点。想一下客户到底需要什么?客户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让景瑞成功完成了从传统地产商升级为定制化生活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给客户带来个性化完整的产品,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毛坯房或半成品”。

ePLUS定制体系的第一实验站是杭州景瑞悦西台,而后落子在上海法兰云廷及@WAY遇道两项目上,今年还将在苏州、宁波这些城市继续推广。

不同于传统地产开发“一幢房子一张图纸”,定制也就意味着“一套房子一张图纸,甚至一间房子一套图纸”,这无疑会给景瑞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此,闫浩给出解决办法是“内外结合”,即有外部合作伙伴,也有内部的孵化,比如说谁愿意做定制化精装模式,谁愿意创业,景瑞就给他钱,让他去创业,当大股东。

“当然,以后我们也会把这个团队作为一个供应商来考核,必须要有足够的竞争力,要有提供好服务的能力。”

这个开放的市场中,好东西总是容易被复制甚至稍不留神还可能被超越,这也是景瑞“定制化体系”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但在闫浩的回答中,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自信与开放:“这个就是门槛,我们的定制体系一旦形成,别人要想再迈进这个门槛就不那么容易。”返回西安365淘房>>


上一篇:会计从业学员访谈:心不要太大,只有虚心学习才能展翅高飞

下一篇:201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线访谈31日将直播


编辑推荐
  • 8家企业IPO申请已问询 3家提交注册

  • 大足构建企业“家门口”的高效政务生态圈

  • 日照:九家企业“撬开”海外新市场

  • “2+7”产业体系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