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昨晚在穗上演
6月24日至25日,由梅州创排的广东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首次走出梅州围龙来到广州,在广州友谊剧院连演三场,为羊城的观众带来独具魅力的红色民族歌剧演出。
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晓建表示,创排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填补了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转战至井冈山会师这一段历史的文献剧目空白,有力推动了本土文艺人才的阶梯式培养和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建功苏区振兴。
“全梅班”深情咏唱 《血色三河》以共产党员谢啸天临危受命,与共产党员欧阳朵朵假扮夫妻,回到家乡三河坝征船以备三河坝战役为剧情主线。随着现场剧情的推移,谢啸天、欧阳朵朵、谢怀烈等剧中人物在理想与信仰、亲情与爱情的抉择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奋战,充分展现出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中坚守信念、勇于担当、誓死杀敌的大无畏精神。
“此次民族歌剧《血色三河》的演员全部来自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这在歌剧演出中实属罕见。” 《血色三河》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谭颖表示,作为广东首部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凝聚了梅州本土优秀文艺团队的心力。
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后军队入粤后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表现战役的激烈,剧组不仅要求每位演员表演到位外,还利用360°全息投影技术,实现舞台演员与虚拟影像的互动。“这是一次勇敢地创新,从舞台的效果而言,也是一次成功的创新。”谭颖说,“我们创造性地发展了客家山歌音乐,使歌剧的音乐和唱段更加时尚现代、通俗流行,更具艺术魅力、更加动听,使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喜欢山歌音乐。” 传承创新“红色+教育” 据了解,《血色三河》自去年12月公演后,已经完成了四轮近20场的演出,赢得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热情点赞。经过近两年的创作打磨,民族歌剧《血色三河》正朝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艺术精品目标迈进,积极角逐2021年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梅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张卫东表示,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友谊文化有限公司承办,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联合演出的《血色三河》亮相广州,既是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传承了“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军民同心、誓死杀敌、务实探索、薪火传承”的三河坝精神。
“梅州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我们通过对三河坝战役历史故事的深度挖掘,创造性推动文旅融合和红色游学。”张卫东介绍,目前梅州立足保护利用红色革命遗址,一方面,创新“红色+教育”,将《血色三河》嵌入教学实践,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品课程。另一方面,创新“红色+旅游”,把三河坝以及三河坝的相关旅游资源链接起来,吸引更多人瞻仰先烈丰功伟绩,缅怀先辈革命精神,努力探索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全国、全省样式。
+1

-
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拓展高质量校地合
-
日化行业社会责任发展优秀企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