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人眼中的台湾:富人住铁皮屋穷人睡大街
不少网友常提到台湾的铁皮屋,颇有嘲笑台湾城建落后之意。
台湾经济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实起飞的,存在很多旧建筑在所难免。
在台湾,铁皮屋是很普遍的。台湾也算是比较讲法治的社会,为何偏偏对属于“违建”的铁皮屋网开一面,任其规模不断扩大。
现在,想强力拆除铁皮屋是很难办得到的,执法部门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从这点来看,台湾仍然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
有一位香港导游,曾在广州和上海工作三年,又常去台湾带团,可以说对三地还是很了解的,来看看他眼中的台湾究竟是怎样的吧。
表面上看,台湾比大陆富裕,人均收入是大陆的的两倍,而从我在台湾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闻,发现台湾人的生活要比大陆人要艰难得多、苦得多。
1. 台湾人多地少,人均居住空间小。台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几个地区之一。
大量绸密的人口拥挤在一个不大的岛上。且这岛的三分之一还是不适益人类居住的山区。所以大量的台湾人只能缩在很小的区域内。
结果就是台湾人均居住面积仅18.3平米,我在台湾住的房子都是小小的。从这点看台湾就不能和面积广阔的大陆比。
2.台湾基础设施老旧破败。我去过台湾各地,可以说从城市市容来看台比大陆落后有二十年。
刚出机场你就会看到很破旧的样子,别说不能和大陆京上广比?就是和大陆二线的城市也比不了。感觉象是到了大陆一个三线地区。
街上的楼也是破破旧旧,看上去肯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听说还有很多百年老屋。
这难道就是台人自吹“发达”的台湾?我看也就是大陆的三级地区而已。
铁皮屋下的台湾,是特别的,是不完美的,任谁都知道铁皮屋是暂时性的。
它的存在衍生出台湾特有的[铁皮屋经济]、[铁皮屋文化]与[铁皮屋环境]。
铁皮屋,它已经不只是台湾生活的一部分,居家厨房加盖、顶楼防水,小生意搭棚,大小工厂厂房,无一不是,触目所及处处都有。
铁皮屋是很多人安生立命的场所,少了铁皮屋就少了遮风挡雨,就得流浪街头,铁皮屋下的生活有着无奈有着坚忍,有着苦一阵子就会更好的期待。
期待有一天铁皮屋变透天厝,铁皮屋变豪宅,一辈子努力着,就等那一天。
很多中小企业靠铁皮屋起家,靠铁皮屋下的机器撑起企业的发展,发展出台湾的经济奇迹。
而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在屋顶或是墙壁外加一层防护,其他补强补漏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几年内又会开始漏水。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走出铁皮屋的世界,当有一天铁皮屋消失在我们周遭,那是台湾人已经跨过用劳苦赚取薄利的年代。
相片会说话,铁皮屋下的景观铁皮屋下的环境是如何的,看完这几张似曾相识的相片,相信你我心里已有数。
铁皮屋是比较粗俗的讲法,正式讲法是彩色钢板材搭建铁皮屋,这是比较经济环保的建材一种建筑物,建设及拆迁改建容易。
台湾用的是非常普通的彩钢板,因为施工容易工期短,长期而言成本低,而且台湾政府也没有要求城市景观每一户要一致标准建筑,所以就每个人就有自己的主张了。
台湾喜欢在屋顶加盖铁皮屋的原因是台湾地震频繁,地震会造成房屋有龟裂的现象。
虽不影响房子结构安全,但是台风或雨季一来,雨水就会从裂缝中流到屋子里面,造成屋子内滴水。
而铁皮屋却能维持10几、20几年的防护效果,且在屋顶加盖铁皮屋又能增加使用空间,因此在台湾大为流行。
事实上,铁皮有各种颜色,红的,绿的,橘的,黄的,蓝的,或者是银白原色。
然而不管哪种颜色,这些铁皮屋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好看。
多数人应该都会同意,辨别美或丑,虽然有主观的成分,但也有共通的一些经验法则,否则不会有流传百世的美女或美景,跨越好几个世纪依然能引起多数大众的共鸣。
而铁皮屋,肯定不会属于美的那一端。
3.台湾资源贫瘠不能自给。曾看到台经济部的一份报告,说09年台湾粮食自给率不到48%,也就是说台湾所需一半的谷物需进口。
肉类中,猪肉自给率为68%,而牛肉则百分百需进口。只有蔬菜自给率较高。
台湾不产石油,完全靠进口,煤自给率也不到29%,缺口都从大陆或澳洲进口。至于稀土,铁,铜等矿产均需进口。
所以在台湾瓦斯价(大陆叫煤气)贵得惊人!我听房东抱怨说竟达680台币一罐?
且听说还要涨?汽油价更是已涨飞了!房东说真是托老爸美国的福啊。
4.台湾物价奇高,民众生活艰难。
总能看到台湾人在大陆网络上自吹台比大陆多么富有?人均比大陆高多少等等?而在我看来台湾人并不比大陆生活好到哪去。
因为你人均只比大陆高不到二倍而物价却是大陆的三倍啊!
我看台湾人平均月薪在3万台币左右(合人民币7000元左右),但如果扣掉所得税和健保费,房租(台湾有46%的人没自已的住房需租房的)等费用,普通台湾人能剩下1.6万台币(合37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
也就说台湾人的月薪有半数是要再上交回去的。
而在台湾,一个便当(大陆叫盒饭)80台币(合20元人民币)。理个发要200台币(50元人民币),一碗在大陆只要7--10元的面,在台要130台币(30多元人民币)。一碗米酒要36元人民币
所以表面上台湾人均所得比大陆人高,而实际上扣掉物价因素台湾人真正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大陆高。
5.台湾政治混乱,民主实为美主。
台湾人以有民主而自豪?而在我看来这纯是在意淫自乐。
因为台湾的“民主”完全是假的!是被老美一手操控的,且暴力和黑金贿选盛行。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台湾报纸和阿扁说的。
对台总统侯选人及最终的任命美国竟然有最后的决定权。也就是说台总统是先由台党派自已提名,但须得到美国的首肯才能被任命。
对此阿扁已爆料说,他就是美国的代理人儿皇帝。是完全听命于美国的!这就是台湾所谓“民主”的实质。
6.台湾社会治安败坏,黑帮横行。
台湾社会混乱,黄赌毒泛滥,甚至黑帮公然街头抢战杀人而警察却唯恐躲之不及。
在台大小黑帮有几十个,不但有本土帮还有外省帮和日本帮(山口组台湾分支)之分。
黑帮分子总数具台“调查局”估算达120多万人。这对总人口仅2300万人的台湾来说是个惊人的数字。
台湾大小黑帮已形成庞大产业的地下帝国,控制着台社会的方方面面。
很多台湾人因欠下赌债或高利贷而被逼得家破人亡,有的自杀,有的出逃大陆,曾听房东说起,他的一个陈姓朋友就因欠下高利贷而出逃大陆,其妻女竟被黑帮逼入夜店卖身还债。
7.台湾的文化已被美日同化。
有台湾人自吹台湾是保留中华文化最好的地方?
而在我看来,在台湾除了汉字和汉语及妈祖以外,别的已完全西化和日本化。
你看台制度是照搬美式的,很多生活方式则是日式的。如书写时加入大量日文假名,遍布岛内的日本地名,及日本化的浴池和食物等等。总之台湾受日美的影响太深了。
这才是真正的台湾!它并不象某些人吹捧的那么美好富足!
这从近年“富”台湾要靠穷大陆观光和贸易让利接济就可看出一般,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亲身游台,所谓台湾比陆富的谎言会不攻自破。
曾经的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OECD认证的发达经济体。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台湾变了,用网友的话说台湾最发达的变成了媒体和名嘴,媒体可以颠倒黑白无中生有,名嘴可以睁眼说瞎话,水平超国际一流。
不仅如此,没有“墙”的台湾不思进取,几乎成了“井底之蛙”的代名词,“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冷冻水饺是非常昂贵的”“大陆海军士兵少有小学以上学历”……诸如此类的言论不绝于耳,沦为一个又一个笑话。
就在台湾人民自我感觉良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yy时,两岸早已慢慢拉开了差距。别的不说,连大妈大爷们为了打折,早已颇为“娴熟”地使用移动支付的时候,台湾的年轻人们还在为用手机支付买一瓶饮料而欢呼雀跃呐。
这么几年的发展,台湾和大陆的差距已经不只一点半点了。
一位自称是生活在大陆的台湾人的天涯网友@中华阿靓,根据自身经历,从订餐、看电影、购物等多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两岸网络的差异。
在他眼里,离开大陆的网络世界回到台湾,有种回到原始社会的感觉。下面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临近年关,一家人张罗着回台湾过年,妻子开玩笑说:“从中国回台湾,就像回到原始社会。”她还是习惯把大陆称作中国,与台湾并列,但其实这只是习惯,并没有什么政治含义。我笑着说:“你当时还不愿意来,怕这怕那呢。”
是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大陆的先进和发达,适应了大陆的快捷和方便,回到台湾,真的有回到原始社会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身体的移动去完成,真的很不习惯。
如果要说台湾的原始,网络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如果要做一个试验,把同为公司小老板的一个台湾人和一个大陆人关进房子里,一个月不允许出来。你会发现,这个大陆人的工作,生活,生意没受任何影响,一切都运转得有条不紊,而这个台湾人,早已饿死在房子里了。
因为这个大陆小老板的任何业务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来完成,包括生活料理也可以;但这个台湾人的手机,却只能看看新闻,上上脸书和PTT,然后就没有其他功能了。
是的,这就是台湾的网络,这就是台湾的社会,虽然温馨却原始得可笑,网络似乎与台湾无关,他们一切的活动,还得依靠身体的移动来完成。而大陆人的手机,大概除了做爱、吃饭和拉屎之外,其他方面几乎无所不能。
1、早上起床上班,通过手机叫了一辆专车在楼下等候,司机的相片、姓名、年龄,车牌、车型、车龄一清二楚,专车把你送到公司后,也没有问你要钱,你只是在手机上轻按一下,就完成了给付。
2、而你坐在车上,接到客户的要求付款的电话,你按一下手机,一秒钟就转款给了对方。而台湾人却要屁癫屁癫的跑到银行,取号,排队,转款,或者ATM转款。大陆的银行现在已经很少排队了,因为现金以外的业务,都用手机完成了。
3、你到达公司后,通过QQ,微信,把一些业务文件传给了客户,并在工作群里布置了工作。而在台湾,他们还只能发EMAIL,并不断打电话问对方收到没收到。
4、下午,快下班时,你想和同事聚餐,便在手机上选了一家餐厅,订好了桌,在手机上点好了菜,最要紧的是还很便宜,因为APP公司补贴了一大半。吃完饭后,根本没人来要你付款,因为你早在手机上完成了支付。而台湾,却还会很骄傲地掏出信用卡结账。
5、晚上,你想约个女网友看电影,你在去的路上就在手机上买好了票,选好了座位,而台湾人却还要在拥护的人群中排队,还很骄傲地说:“你看,我们都排队的哦。”
6、看完电影,你想和女网友去开房,在手机上订好房,去到宾馆刷一下身份证就入住了,避免了你在前台办手续,女网友坐在沙发上等候的尴尬。
7、你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你在手机上按几下就挂号了,预约了,还会告诉你具体几点几分,但台湾就还要去医院刷卡挂号。
8、你儿子开学了,大陆人在手机上按几下就交学费了,但台湾人还要跑到学校去交费注册。
9、罗贯中的儿子没有伙食费了,罗贯中只好跑到银行,排队转钱给他儿子。但大陆人却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等一百多种途径,实现一秒钟转账。
10、大陆人的手机,早就可以操控电视了,大陆人的电视,其实就是一个大的计算机显示器,想看什麽自己选择,但台湾人还只能像个傻子一样被动地看电视台给你播放的节目。
11、大陆人除了银行绑定的自动扣费外,交通违章,煤气费,电费,水费,话费等等,都只需要在手机上按几个键,而台湾却还需要拿着钱,跑到营业厅去缴交。
12、大陆人买飞机票,火车票都可以在手机上买,但台湾人还需要跑到售票点去,还很骄傲地说便利店也可以买。大陆还可以在手机上就完成登机手续,但台湾却还需要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太多太多了,不一一列举。台湾的原始,几乎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所有的生活细节。在台湾,网络就只是代表着可以看新闻,可以上脸书。
在大陆,网络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打通了跟生活的大部分通道,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平台。即使在路边烧烤摊,扫码支付都在为常态。
但是,很多在大陆的台湾人并不了解这些,因为他们没有融入大陆的生活中,还是自成圈子,只跟台湾人来往,所以到大陆很多年,还是一只井蛙。
我不一样,我的工作客户是大陆人,生活中的朋友是大陆人,平时跟大陆人一样生活,所以我能切切实实感受到大陆的先进和发达,以及痛彻心肺地感受到台湾的原始和落后。
我太太曾经开玩笑,说上帝把台湾给遗忘,我觉得好恰当。
台湾《中国时报》刊发大同大学教授郭誉申署名文章《台湾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拿台湾多年来的自我满足与中国大陆作比较,言辞直接,鞭辟入里。
“自我感觉良好”这句话的起源大概不可考,它在台湾流行到人尽皆知,应该是由于马英九多次被批评“自我感觉良好”。
其实这是人类的通病,至少是过去大陆、现在台湾的通病。
台湾几乎是全面的自我感觉良好。很多年轻人月薪不到30K新台币,仍然能满足于一些“小确幸”。
这四、五年级生(50、60年代出生)很不同,当年台湾穷,大家有危机感,用尽方法拚命去赚钱,尽量节省存钱买房。
现在的年轻人薪水少,反正买不起房,不如别储蓄,享受点小确幸,未来多半可以继承父母的老房子,虽然不是很满意,自己开心就好。
台湾的发展曾经大幅领先大陆,但大陆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成长30多年,令世界震惊。
台湾经济成长走缓10多年,比较两岸当前的发展状况,不算大陆遥遥领先的军防工业,双方一般民生应该很接近。
但多数台湾人却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台湾仍领先大陆很多,例如强调台湾的人均所得目前是大陆的3倍,媒体也常报道大陆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等等。
实际上,比较两岸应该要考虑幅员的差异,大陆庞大,仍有很多遍远地区交通不便,相对落后、不文明,拉低人均所得。
台湾地小,岛内外交通便利,幅员只相当于大陆的一个大都市,因此以台湾的地理条件,应该和北京、上海相比,至少也要和重庆、杭州、青岛比,而不是和全大陆比。
拿台湾和全大陆比,是自己骗自己,当然自我感觉良好。台湾年轻人能力普遍不如大陆年轻人,就连性开放程度都已经落后。
台湾人最自傲优于大陆的,大概是台湾的民主制度。这方面相当诡异。
在台湾内部,大家对有权无责的“总统制”不满,对蓝绿两党恶斗不满,对陈水扁、马英九不满,对密室协商的“立法院”不满,对选出的民意代表不满,……
大家对政治有这样多不满,却总认为台湾的民主政治远优于大陆,无视于共产党执政的亮眼成绩和已建立的究责范例。这是台湾人典型的自我感觉良好。
台湾自我感觉良好最明显的现象是整个社会少有改变、难以改变。
“自由经济示范区”立法不成;两岸的服贸、货贸协议因太阳花学运卡关“立法院”;大学太多、技职学校太少,造成学用落差、毕业生程度低落,一直没有改善。
对比之下,大陆对自己一直不满意,一直在改革,两岸竞赛的胜负是可以预判的。
台湾已经开始落后,却自我感觉良好。
但愿台湾能赶快看清自己的缺点,别等落后很多才企图急起直追,那会是既痛苦又艰难的。
(本文部分摘自台湾《中国时报》)
一宅男打算在这个小长假里,用谷歌街景逛遍台湾,欣赏祖国宝岛的美丽风光,见识民主社会的非凡成就,去除百闻不如一见的遗憾。
首先是五都篇之台北。
被学生占领后人民政府重新夺回的行政院
行政院北门
这是行政院前门
著名的凱達格蘭大道,测了一下总长450米。
101国际购物中心,大陆游客的必到之处。
五都之高雄篇
高雄火车站附近
高雄孔庙
高雄孔庙内景
新光码头(星光水岸公园)、高雄港渔人码头、真爱码头、光荣码头等高雄临海著名景点。
五都之台中篇
台中市著名景点大坑风景区
顺着这条路走了一圈,也没发现风景在哪儿。
建议去台中游的陆客不要选大坑这个景点,真是大坑爹了。
台中市中山公园
五都篇之台南市篇
台湾府城大南门
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台南市的古迹赤崁楼
台南市主要街道新化老街
中山路
台南火车站
对面街景
五都篇之新北市
新北市议会
新北市乌来风景
新北大桥
新北市大尖山风景区,在当地老有名了。
县市篇之屏东县
屏东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大街
街道倒是挺干净的
县市篇之新竹县
高铁新竹站,这是我看到的台湾最大气的地方。
新竹县湖口老街
新竹县内湾风景
县市篇之桃园县
县政府及周边,机车威5,名不虚传。
桃园火车站及对面街道
桃园国际机场
中山高速公路及旁边的高架段
桃园县县议会周边
县市篇之南投县
台湾府城隍庙
南投日月潭风光不错,值得一看。
南投市内就太寒碜了,下面是南投市公所及周边街道。
台北普通街景再补上几张
不少网友常提到台湾的铁皮屋,说是在台湾住铁皮屋的已经算是富人了,颇有嘲笑台湾城建落后之意。台湾经济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实起飞的,存在很多旧建筑在所难免。有一位香港导游,曾在广州和上海工作三年,又常去台湾带团,可以说对三地还是很了解的,来看看他眼中的台湾究竟是怎样的吧。
(来源:天涯社区)
台湾并不象某些人吹捧的那么美好富足!不仅如此,没有“墙”的台湾不思进取,几乎成了“井底之蛙”的代名词,“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冷冻水饺是非常昂贵的”“大陆海军士兵少有小学以上学历”……诸如此类的言论不绝于耳,沦为一个又一个笑话。
台湾人称台湾似原始社会 羡慕大陆手机订餐
有一位牛逼的宅男打算用谷歌街景逛遍台湾,欣赏祖国宝岛的美丽风光,见识民主社会的非凡成就,去除百闻不如一见的遗憾。
宅男用谷歌足不出户逛台湾吐槽不及大陆县城

-
区领导走访调研重点企业
-
企业经营压力挑战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
-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战略与投资专业委员
-
徐汇揭牌成立“益企·护航”民营企业合规建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