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 他的镜头下有最美读书人

  【编者按】

  每年8月,书香悦动上海,带动一座城一整年的读书氛围。今年已进入“16岁花季”的上海书展,成了市民们最期待的夏日之约。

  从今天(12日)起,新民晚报融媒体将推出“我们读书”系列报道,讲述五位市民与书、与阅读、与上海书展结缘的故事。

  他们中有与女儿5年录制了200多个亲子阅读故事的年轻妈妈,有睡前放下手机,坚持看书十余年的职场精英,有陪读之余用手机写出一部13万字小说的二宝妈,也有生活和工作都喜欢“安利”别人的90后小编,还有15年用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变化的老编。

  这个夏天,和他们一起,与飘溢书香的上海,不见不散。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人物标签:资深书展人

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 他的镜头下有最美读书人


  在李冬的电脑里整齐着排列着一长串以年份命名的文件夹,里面装的是他从2004年起在每一届上海书展上捕捉到的影像。作为一个在出版社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员工,李冬亲历了上海书展从开始的逐步摸索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他拍下万余张书展照片,记录下在走进“16岁花季”的上海书展中上演的故事。

  在李冬的镜头里,第一届上海书展上,他所在的上海教育出版社展位仅在西一馆一楼梯下,简易的书架、玻璃柜台内展出着少量的精品图书。那时候看书展的人不算多,偶有读者到访最多不过是询问一下,浅浅地浏览一番后就转身离开。

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 他的镜头下有最美读书人

图说:2004年,首届上海书展(读书节)举行。受访者 供图

  书展一年又一年,李冬发现越来越多读者会停下脚步,在展位前认真阅读。为此,他们在展位上添置了座位,也尽可能地将展位布置得舒适而有趣,给这些读者留下驻足、停留、欣赏的空间。而那些专注阅读的读者自然也成了李冬镜头里的常客,李冬说,他们专注的眼神是会放光的。

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 他的镜头下有最美读书人

图说:李冬镜头下专注阅读的读者。受访者 供图

  每年书展,李冬都从开幕一直干到闭幕,自从有了夜场,早九晚九是常态。久而久之他跟很多读者混了个脸熟,一些常来书展的读者和他成了熟人,甚至是朋友。

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 他的镜头下有最美读书人

图说:从第一届开始,李冬参加了每一届书展。受访者 供图

  说起一位小读者,李冬笑意盈盈。这位小读者2011年初来时刚上小学一年级,个子小小的,机灵聪明,懂礼貌,参加活动劲头十足,经常在展位能呆上一整天。几年下来他们成了忘年交。2017年书展上再见时,小读者个头已和李冬差不多高了。“去年大概快中考了没见到,不知今年他还会不会来。”翻看着两人的合照,李冬眼神中满是期待。

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 他的镜头下有最美读书人

图说:李冬和小读者。受访者 供图

  算上今年,再经历三届书展,李冬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到那时他将从书展的工作人员成为纯粹的读者:“上海书展,你陪我慢慢变老,我陪你慢慢变好。”

万余张照片记录上海书展 他的镜头下有最美读书人

  图文/记者 李若楠 萧君玮 见习记者 黄于悦

  视频/首席记者 陈炅玮

  统筹/龚莲

  海报/董春洁


上一篇:深刻理解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

下一篇:兰州“秋老虎”发威 本周6天高温都在32℃以上


编辑推荐
  • “全球独角兽榜”山东10家企业入选 青岛占6席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看世界最大石陨石,吉林市打造博物馆之城

  • 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