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科学家”知天文通地理 九龙坡区中小学校特色课程惹人爱(组图)
(原标题:“小科学家”知天文通地理 九龙坡区中小学校特色课程惹人爱(组图))
如何在孩子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生活技能与科学常识是每一个老师和家长都密切关注的问题。记者走访了九龙坡区的几所“身边的好学校”,看他们如何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推陈出新,关注学生内心世界,为他们创造出一个个自主,体验,实践相结合的创意课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我探索,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俨然一副“小鲁班”,“小哥白尼”的架势。一起走进这几所九龙坡区的中小学,看看他们在教学方面到底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111中学 不抛弃不放弃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111中学互助课堂 111中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111中学,始建于1973年,地处石桥铺繁华地段,虽出则繁华,但入则宁静。经过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始终以“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宗旨,在教育路上为学生的智慧人生默默耕耘。
走进111中学,崭新的现代化教学大楼令人注目,全校1000多名学子就在这里,汲取知识的能量。九龙坡区政府斥资3000万,为学校打造了班班拥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齐全的教学大楼。
除了敬业的教师队伍和严谨的管理团队,多彩的学生活动也异彩纷呈。在学生书吧,同学们认真阅读,积极交流,开阔眼界。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各种才能的舞台,田径队、篮球队、计算机运用兴趣小组、演讲与口才、美术课外兴趣班等社团活动定期开展,运动会、军训、歌手大赛、厨艺展示、社会实践、元旦汇演等大型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
让调皮的学生变听话,是做教师最大的欣慰。张莉老师的不抛弃不放弃,成就了一位现实版的“许三多”。小李如今是我市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两三年前的他,确是个调皮、倔强而又敏感的男生,上课不遵守纪律。张老师找来他谈话,才知道“父母太忙,没人给他弄早饭。”张老师这才了解到小李一致与父母关系紧张。去孩子家家访,“你的娃娃相当聪明,如果不想他废了,最好配合学校……”张老师撂出“狠话”。当日下午,孩子爸爸来到学校,张老师与他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深度交谈。此后,孩子的变化很大。“孩子最近懂事了,谢谢张老师。”孩子的母亲主动给张老师打电话。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如果将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学生赶回家,推向社会,孩子可能就“废”了。
红光中学 注重特长培养 打造精品初中
红光中学“星光舞台”才艺展示 红光中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红光中学始建于1982年,设施齐备,师资一流,是九龙坡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育人质量很高的单办中学,有“渝州路上的明珠”之美誉。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师德建设为灵魂”,立足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成才, 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多次被评为九龙坡区中小学办学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近年来,师生在各项赛事中捷报频传:郎金人老师在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国家级“部级优课”特等奖;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赛,2014年校代表队荣获九龙坡区特等奖,2015年蝉联九龙坡区第一名,并代表九龙坡区参加市级比赛,荣获全市第八名。女子篮球队在九龙坡区2016年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红光中学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尤为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升旗仪式上的“双语主持” 、“经典诵读”让学生在日常活动锻炼中提高,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每周之星”评选让学生当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作为榜样示范影响着同龄学子;“课间扇子舞”是一道名副其实的靓丽风景,不仅锻炼身体还愉悦了身心;美国汉语言文化交流,更是一次精神饕餮盛宴,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华岩小学 活力发展的课堂突出“生命教育”
华岩小学学生在活力课堂上发言 华岩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九龙坡区华岩小学创办于1949年,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经历了三次搬迁,现毗邻驰名中外的华岩寺,鸟瞰华岩风景区和龙门阵魔幻山游乐公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绿意葱茏,鸟语花香,现代化气息浓郁,是学生学习成长,教师工作生活的花园、家园、乐园。
开展“体育艺术”活动节、“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好大课间活动,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跳绳、踢毽是全校学生必会项目,坚持不懈抓好田径队、武术队、足球队的训练,使田径、武术、足球项目特色逐渐彰显。坚持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加强专题教育;开展主题班队会;因地制宜,开设综合实践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人人有快乐的追求,班班有奋进的目标,天天有创新的行动,时时有成功的喜悦”的精神面貌。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生命教育”是最佳切入点。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长期以来,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无视生命的可贵,我们定位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的视界来审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爱生命成长,关注生命历程、呼唤生命活力、启迪生命智慧、提升生命质量,诠释教育的真谛。学校深入开展“生命课堂”课程改革研究。坚持以教材内容、学科特点、学生情况为本的原则,构建“引入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运用”的教学模式,体现“尊重、体验、活力、发展”的课堂文化。
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生命教育”特色得到彰显。
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 “生本教育”“校本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生本课堂”是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地处杨家坪中心,是一所窗口学校。学校以“办一所让孩子享受童年快乐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我们一起天天向上”为办学理念,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继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培养目标。
“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最大特色,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 “生本课堂”就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和老师的引导点拨帮学。“生本”课堂创造出了一个本色课堂,让学生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普遍提高,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交流、表达、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喜欢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绩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生命的生长,学生在生本课堂里快乐成长,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平等的课堂文化。
“校本活动”让学生学有所长,快乐成长。学校坚持以 “以艺融教,以艺促德”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艺术教育的渠道和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课内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拉丁舞、民族舞蹈、合唱、美术、手工、管乐、语言艺术等兴趣班,努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潜能。
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2000余名学生在绿色的操场上演奏葫芦丝,开展武术操、循环跑,花样踢毽、拔河、抖空竹、袋鼠跳、滚铁球、自创保龄球等运动项目。每年新春音乐会、歌颂春天书画大赛、春秋季趣味运动会、红五月歌咏比赛、“六、一”文艺汇演、小小艺术家海选、班级足球联赛、一年级“亲亲我的宝贝——亲子运动会”、六年级“向阳花开,真情永远”毕业典礼等活动都已形成传统,并深受学生喜爱。
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 关注科技与生活 跨学科课程获好评
石新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科技节上的作品 石新路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创建于1986年,学校各类功能室及设施设备齐全而先进,有规范的塑胶运动场、体育馆、艺术馆及图书馆,还拥有面积3000多平方米且设施一流的科技馆,也是“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中国首座WWT互动式数字天象厅落户于此。学校是重庆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实践基地”。
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以课程为载体,实施科技教育的普及”为特色发展思路,构建了实新课程体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人文与生活”、“科技与生活”为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为主要形式。围绕这一核心,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丰富多彩、主题各异的活动。例如,“小小桥梁工程师”、“鸡蛋撞地球”、“弯弯的月亮”等主题科技节活动,“经典诵读”、“ 我的一本课外书”等主题的读书节活动。除此以外,孩子们还可以自主选择“生活技能与社会实践”、“创意设计与制作”、“文学阅读与语言表达”、“体育技能与舞蹈艺术”、“艺术欣赏与表达”五大板块的社团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技教育是学校传统的特色建设项目,既有丰富的建设经验,也有丰硕的建设成果。在校课程体系中,设计了以“科技与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课程,如天文课程、机器人课程、4D创作课程、比特实验室课程等,打造了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着重开发学校科技节和科技馆校本课程,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等探究课程,以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在所有师生不断努力下,我校在科技方面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张铃钰同学获得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魏雨欣、莫慧玲2名同学获得科技创新区长奖,周欣宇、李林泽、池正阳、冉心怡、肖森阳、刘芊羽6名学生获得科技创新区长提名奖。张玲玉同学获得全国机器人迷宫竞赛一等奖。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做起来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