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版权之争暂告一段落 积极布局产业链

  在线音乐作为高频度的应用类型,前不久在国家版权局推动下,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达成了版权合作事宜,实现双方各自独家音乐版权数量99%以上的相互授权。

  消息一经披露,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此次版权合作事宜一经开展,在线音乐平台先前所筑立的版权壁垒将悄然消失,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重点,将延伸到存量用户的运营和增量用户的开发上。

  作为在线音乐核心之一的音乐版权曲库,其重要性对在线音乐平台们不言而喻,而此次音乐版权的相互开放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在线音乐平台来说,版权壁垒真的消失了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线音乐平台的版权竞争实际上还远未结束,并且后面还有许多壁垒需要跨越。

  版权之争正在弱化但不可能消失

  此次音乐版权相互授权事件,引人猜测的莫过于将会为合作双方带来何种影响。

  对腾讯音乐来说,其所拥有的巨大版权曲库优势或许并未失去。据了解,腾讯音乐拥有的正版曲库达1700万首之多,居行业之首。其中独家音乐版权数量就有500万首,依次推算下来,剩下未授权的不到1%相信存量也不会少。

  假设腾讯利用这不到1%保留了关键的热门曲库,也就意味着保留了部分版权优势。这一版权优势的留存,也表明了双方的版权之争将会延续下去,只是激烈程度可能会相对降低。

  毕竟此次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合作授权并非首次。2015年10月份腾讯音乐转授网易云音乐150万首歌曲,2017年9月份再次转授500万首,到如今99%以上的互相授权。即使开放版权的分量这么足,腾讯音乐在版权上的优势地位可能还是难以撼动。

  换个方向看,巨大的版权曲库优势是腾讯音乐的差异化竞争点之一,它会轻易放弃这一优势么,显然不太可能。在环球音乐、华纳音乐以及索尼音乐三大唱片公司的加持下,腾讯音乐在音乐版权上有着绝对的必杀技。

  由这看来,对网易云音乐音乐来说,实现版权99%以上的互相授权,也并不意味着其版权弱势将彻底消除。直到现在,即使网易云音乐上许多原先无法点击的歌曲都恢复了原状,但部分热门歌曲还是处于“灰色状态”,如著名乐队五月天、歌手张艺兴等还有许多热门音乐依旧没有上架,其中不乏腾讯QQ音乐的数字音乐专辑畅销作品,这些作品有着强大的变现能力。

  但网易云音乐从中所获得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使购买音乐版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版权大门一旦打开,在线音乐平台们的版权差距就会缩小。相应地,网易云音乐在这方面的弱势也会逐渐减小。

  总而言之,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音乐此次围绕版权的授权合作,无论是对双方,还是对整个在线音乐平台来说,都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实现在线音乐版权的全面开放合作或许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一环,只是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罢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线音乐平台的版权大战将宣布告一段落,接下来该转移战略要地了。抛开版权问题,在线音乐平台们当前面临何种境况,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分析。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音乐产业链布局。

  在音乐版权相关的领域,中南文化3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参股公司芒果文创基金参投网易云音乐A轮融资。此外,三七互娱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藏泰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资4000万元参与发起的并购基金投资了上海风华秋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七互娱公告显示,风华秋实主要业务包括基础音乐事业与互动音乐事业两部分。基础音乐事业包括规模化演唱会的策划、营销和执行业务,艺人经纪的相关服务以及音乐版权的制作、发行等业务。互动娱乐事业包括线上音乐选秀、演唱会直播、视频音乐娱乐节目、周边商品电商和数字版权等服务。

  此外,上市公司在音乐产业上的相关布局还包括音乐相关的硬件产品、音乐教育培训等,相关公司包括漫步者(002351,股吧)、海伦钢琴、金亚科技(300028,股吧)、珠江钢琴、中南文化、宋城演艺等。

  硬件产品方面,漫步者(002351,股吧)是一家集产品创意、工业设计、研发、规模化生产、自主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化音频企业。受益于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2017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7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41.26%,主要因耳机系列产品收入的增长所致。


上一篇:真正的音乐经得起时间考验

下一篇:成都音乐坊项目启动实施 音乐厅片区启动立面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