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社会科学为闽西发展助力 数字报
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五年耕耘,春华秋实。
自2012年12月龙岩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市社科联不断拓展工作新思路、构建工作新载体、开创工作新格局,使全市社科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社科之光映耀岩城大地。
日前,省社科联对2017年度全省各市、县(区)开展的社科普及工作进行综合评价。龙岩市社科联普及工作被省社科联认为工作部署到位,科普周等社科普及活动效果显著,位列全省9个设区市之首。
主动融入中心 彰显社科作为
2012—2017年,五年来,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贡献社会科学的一份力量。
五年来,市社科联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十九大精神作为宣传主线,充分发挥社科联各平台的作用,举办展览、召开讲座、组织竞答、开展研讨,打开紧密联系干部群众所思所想的平台、窗口,发挥好理论宣传主力军作用。
2016年和2017年,是龙岩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市社科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创城工作好助手。2016年10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文明城市”为主题的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美丽龙岩主题展”等创城主题展览。
整合研究思路 当好参谋助手
五年来,市社科联积极拓宽工作平台,整合研究资源,推动学术繁荣。
立足龙岩,彰显特色,市社科联组织社科专家积极开展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龙岩学院李泽撰写的论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双重作用下的研究生就业分析》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6年,龙岩学院蔡立雄编写的《闽西商史》荣获了全省第十一届优秀社科成果奖青年佳作奖;由市社科联和龙岩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共同编撰出版的《闽西姓氏大典》荣获了全省第十一届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闽西姓氏大典》所获荣誉是全省所有设区市社科联中的最高奖,也是近年来我市社科界所获的最高奖。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并促使龙岩社科界成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自2014年市社科联首次开展社科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至今,共立项重点课题42个,一般课题70个,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管理等领域,为建设新龙岩提供了理论决策参考。还承担市政府办《培育发展龙岩市有色金属产业研究》《培育发展龙岩市机械制造产业研究》《培育发展龙岩市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等5个委托课题和武平发改委《武平县产业发展动能转换研究课题》《武平县城市建设研究课题》2个委托课题,这些课题研究成果,不仅扩大了龙岩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又实实在在地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服务群众需求 增强科普实效
如果说,贴近中心服务大局是社科工作的光荣使命,立足龙岩开展研究是社科工作的重要职责,那么社科素养提升、社科知识普及则是社科工作的基本任务。
按照“三贴近”要求,社科联为广大市民送上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五年来,龙岩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涵盖咨询服务、论坛讲座、文化活动、知识竞赛等各个方面,呈现着量扩张、质提升、全覆盖的良好态势。在全市各地广泛开展的各类活动,实现社科普及重心下移,推进社科普及触角向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延伸。据统计,五年来全市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共推出了50多项精品活动,有近百家学会3000多会员参与,活动辐射近5万名群众,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在积极参与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市级县级社科普及基地的培养和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6个省级、14个市级、35个县级的分布格局,基本实现了三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全覆盖,龙岩社科联工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
金融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在青举办
-
“点对点”解决需求 沈阳铁西区全程包保服务
-
用友天津公司联合举办“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
-
打造优势品牌,擦亮企业名片,上海专精特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