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
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作为新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宁大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人文社科发展的支撑。2007年6月,学校组建成立人文社科处,切实推进我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近十年的人文社科建设过程中,学校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点,秉承发展优势、形成特色的理念,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相继实施了宁波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努力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二五”期间,学校抓住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契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人文社科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学校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高级别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时获得提升。5年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0项,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取得突破,获1项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2014年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2015年获得2项国家社科基金文库项目,取得零的突破;过去五年我校在高级别项目获取上已进入省属高校第一方阵前列;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取得明显成绩;十二五期间学校人文社科类横向项目年均到校经费达2000万以上。
学校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奖的突破和持续增长为目标,突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实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得部省级人文社科类成果奖51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9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五年来,全校以第一作者在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482篇;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260部。
学校已经形成结构布局合理、学科联系紧密、创新能力强的省、市、校研究平台建设体系,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基地1个,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合作共建研究中心6个,人文社科类校级研究院/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26个。这些科研创新平台强化了科学研究中的团队合作意识、推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的人文社科整体科研实力得以提升,在项目、经费、成果和创新平台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学校学科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竞争能力与服务地方能力,为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2015年6月,学校启动“校科研活动月”,拉开了科研管理改革和科研创新的大幕,出台了《宁波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纲领性文件,为宁波大学人文社科新一轮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十年学校将致力实施重大项目与成果培育计划、新型人文社科智库培育计划等,抓住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为我们提供的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坚持“学术立校”战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文社科科研学术水平,努力实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我们描绘的美好的发展蓝图,把宁波大学基本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
金融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在青举办
-
“点对点”解决需求 沈阳铁西区全程包保服务
-
用友天津公司联合举办“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
-
打造优势品牌,擦亮企业名片,上海专精特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