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之一)

内容摘要:唯物史观肯定社会历史的发展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物质生产力起着最终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它也从来没有否认历史活动中存在人的有意识的主体能动性,坚持认为要揭示社会历史秘密,必须揭示既体现人的有意识的能动活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发展既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又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关键词:客观规律;意志;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社会历史;赫拉克利特

作者简介:

  唯物史观肯定社会历史的发展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物质生产力起着最终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它也从来没有否认历史活动中存在人的有意识的主体能动性,坚持认为要揭示社会历史秘密,必须揭示既体现人的有意识的能动活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统一。

  一、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上)

  ——“逻各斯”与社会规律

  在本书辩证法篇提到的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0—前470年),除了提出“一切皆流”的辩证思想外,还以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到特定的物质形态中去寻找世界之本,力图找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原。他把“火”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用火的燃烧与熄灭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产生与消灭。他说:“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在赫拉克利特看来,火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他把这个规律称作“逻各斯”(logos)。“逻各斯”是古希腊语,可译为中文的“道”“法则”或“规律”。这个“逻各斯”,人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须臾不能离开它,因为万物都是根据这个“逻各斯”而产生的。可以说,赫拉克利特是最早从朴素唯物论的角度认识到客观规律的西方哲学家。自然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也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规律也是整个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社会规律服从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客观过程,是固定的、反复出现的、长期起作用的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作为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社会规律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定的、长期起作用的社会的普遍联系。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了经典阐释:“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相关文章


上一篇:四川省基层社科联(巴中)培训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市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