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盘 怅望帝国梦 宿命俄罗斯

作为欧亚大陆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大国,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并不友好,其领导人普京更是长期对西方保持强硬的姿态,颇令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不满。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年前曾组织一次针对俄罗斯问题的专题讨论,试图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角度,全面评估俄罗斯的发展潜能和对西方的威胁。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斯蒂芬·科特金教授就此发表《俄罗斯永恒的地缘政治——普京重返历史旧路》一文,他认为,俄罗斯正在一条没有前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这条道路,是俄罗斯近几百年里不断在大国竞争中走向衰败的历史重现。

起伏浮沉“俄国梦”

科特金教授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永远在与“没落”苦苦抗争的俄罗斯形象:

从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1547~1584年在位)的时代直到20世纪,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在约500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这样一个特点——总是怀揣远超其能力的野心。

历史上,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曾三次达到顶峰:16世纪彼得大帝战胜查理十二及其统治的瑞典,使俄国势力渗入波罗的海和欧洲;19世纪亚历山大一世战胜拿破仑,将俄国以大国事务的仲裁者形象带进巴黎;二战时期斯大林击败疯狂的希特勒,为俄罗斯(苏联)获得柏林并在东欧建立卫星帝国,也成功地使俄罗斯(苏联)扮演了塑造战后秩序的核心角色。

然而,这三段辉煌的时期,根本掩盖不了一个冰冷的事实:俄罗斯一直在强国的竞争中处于“相对衰落”的地位。这个国家曾输掉了19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力大大衰退;而冷战的失利,最终导致苏联瓦解。

当然,在科特金教授看来,如果认为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就远离了对“大国梦”的追求,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俄罗斯整体的战略推动力并没有改变,而且随着过去十多年普京的统治,这个国家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建设强大的国家来缩小与西方的差距。不幸的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令俄罗斯的强国之路崎岖难行。

一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大片领土,分离出去的国家当中,有很多加入了西方阵营或者在安全问题上与西方紧密合作。二是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人均财富难以跟西方抗衡。按美元计算的话,俄罗斯的经济体量只占世界总量的1.5%,仅相当于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同时,这个国家还充满了腐败,权力寻租现象比比皆是。三是,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恶化。美国在全球事务的领导地位、以及极端伊斯兰势力的扩张,都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进攻是为了防御”

既然困难重重,俄罗斯为何始终放不下对大国地位的追求?科特金教授列出了三个主要原因。

首先,俄罗斯人民一直有特殊的使命感。他们觉得自己生于一个“受上帝庇护”的国家,在世界上是“特别的、例外的”。实际上,大部分强国,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都有这种“例外主义”的观念。不同的是,俄罗斯的角色很有弹性,随着时间而变化,从“第三罗马”到“泛斯拉夫帝国”,接着是共产国际的总部,再到今天的“欧亚主义”中心(认为俄罗斯既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而是独一无二的欧亚混合体),都表现了这种自我定位。

其次,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并帮助塑造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除了太平洋和现在备受争议的北冰洋,这个国家没有其他的天然边界。历史上,来自东亚、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威胁,使这个国家总是有强烈的进攻性。这也是俄罗斯很早就受到扩张主义推动的原因。从俄罗斯的视角看,进攻是为了防御,只有向外扩张才能保护自己。在普京眼中,边界附近的前苏联国家,例如乌克兰,都是西方对俄发动攻势的武器,因此俄罗斯必须在这些国家保持足够的影响力。


上一篇:厦大学子用青春告白祖国

下一篇:新华网评:让中国制造业强起来


编辑推荐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

  • 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发布 山东两家上榜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