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长:金庸为浙大人文学科发展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浙江大学11月20日举办金庸先生追思会,悼念这位武侠小说泰斗、同时也是该校人文学院首任院长、浙大人的“大师兄”。

微信图片_20181121101336.jpg


 
       “大师兄”是金庸先生最喜欢听到的称呼,他在很多场合把浙大的学生亲切称为“小师弟、小师妹”。金庸先生曾说,他的一生最喜欢的就是和青年学生打交道,每次来到浙大,金庸先生都会拨冗和学生见面,或开讲座、或座谈,与学生谈文学、谈历史、谈人生,谆谆教诲犹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

       浙大校长吴朝晖说,金庸先生的一生,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情怀。金庸先生的人格魅力宛存,学术造诣深厚,功绩成就卓越。最值得每一个浙大人铭记的是,金庸先生担任人文学院院长期间,对浙大人文学科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心力,他以自己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巨大的影响力,在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声誉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作用。吴朝晖表示,浙江大学将着力打造开源的思想文化高地,推动古今汇通、东西互动、中外相知、文理交融,以一流的文科建设告慰金庸先生对浙大的期许。

微信图片_20181121101350.jpg



       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后,金庸先生出任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此事被誉为“文坛大师与名校学府的天作之合”。2007年,金庸先生受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在此之前,也是结缘已久,且情谊深厚。1994年和1995年,他受聘原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在受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后,金庸先生曾激动地说:“我在上中学时就向往能进浙大念书,但愿望没有实现。一九四九年,我在《东南日报》当记者,浙大校长竺可桢对我说,一个人求学问不一定要有学位,在哪里都可以做学问,做学问是为了服务大众,你当记者就是为大众服务。这可以说是浙大给我的教诲。”

       “金庸先生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是无形的,他书中所弘扬的人文主义的精神最为重要。”浙大文科资深教授徐岱说,人文学科除了知识以外,还有教会人一种品德,有一种伦理的智慧、道德的德性,这就要求从事人文教育老师要有人文精神,金庸先生的作品是最好的教材。

       与金庸先生共事长达6年的张梦新教授在书面发言中说,要把浙江大学创建成一所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的大学的奋斗目标,金庸先生是这一目标的坚定执行者。“金庸先生作为浙大人文学科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将永远留在浙大师生的记忆中,并激励我们在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金庸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精神旗帜。他笔下英雄人物身上的侠、义、情,不仅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同时也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国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思想纽带。”人文学院金进研究员说。
                                                                   

微信图片_20181121101355.jpg


        盛晓明教授感受最深的是,金庸先生越到晚年,越富童真。金庸先生喜欢下围棋,曾经和盛晓明切磋过。下棋之前,金庸询问盛晓明的段位,他谦虚地说自己是业余一段。金庸笑着说,他之前和别人下棋,被人封了“六段”。但结果,金庸输了。盛晓明记得当时金庸的表现,就像一个小孩,输了比赛后,露出尴尬的表情,“没有任何的掩饰,特别纯真。”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邵培仁教授曾在校内举办过一个特稿中心培训班,邀请有名的媒体记者来给同学们上课。邵培仁回忆说:“我请先生为培训中心题词,他说这个特稿不仅是特稿而已,必须要有中心思想,必须有自由主义思想,独立之见,否则不能成为特稿,大约是这个意思。”在师资如何配备上,金庸先生也给了很多建议,“他告诉我开拓思路请不同专家,特稿中心应该培养全面性、复合型的人才。”

       “他能用法语读小说,我们聊很多法国的问题,他给我的信全部用法语写的。”人文学院教授沈坚至今对金庸先生对法国史深厚的领悟感到颇为意外。他说:“有一次招生题目他自己出的,一个是中文,一个是历史的,两个题目都出的非常有水平。金庸先生知识广博,通过这样的接触深有体会,确实是一位大家。”追思会之后,浙大浙大学者们认为,金庸时代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这个时代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要进一步梳理、总结,把金庸先生的思念转化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实际行动,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也是致敬他最好的实际行动。


上一篇:西山:凸显招商引资“强磁场”效应

下一篇:西交利物浦大学学者开发数据追踪可视化软件 研究参观者行为


编辑推荐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

  • 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发布 山东两家上榜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