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乡县历史人文

  平乡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今地名,都有来历,或因山水形胜而得,或以人事典故取号,平乡地方也是如此。 平乡县辖3个镇、4个乡、1个管理区:丰州镇、平乡镇、河古庙镇、节固乡、油召乡、田付村乡、寻召乡、常河镇管理区。

平乡县历史人文

 

  平乡一带,很早以前就被军事家视为“一方要冲“。《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平乡县“左舒右缩,广衍坦荡,滏水绵亘境上,沙洺下达河海“。《畿辅通志》说它:“为天雄信都之孔道,山左山右之通衢“。在地理上占有重要位置。

  平乡地方“建邑已久“。在中国春秋时期,这里称为?地。公元前四三二年,赵襄了把?地纳入他的控制范围,筑起了一个城,名叫?邑。后来由于?邑城南迁,就给它加上一个南字,称为南邑。

  秦朝时,南邑虽是巨鹿属地,但它是个赫赫有名的地方。公元前二O七年,项羽引兵渡河,打败秦将章邯,促使胡亥王朝迅速灭亡的“巨鹿大战“,就发生在这里。

  东汉和平元年,即公元一五O年,南邑改建为县,取“安静“之意,更名叫廮陶。

  曹魏青龙五年,即公元二三七年,这一带洪水漫溢,县城被冲坏后,魏明帝曹睿采纳了“城可择地而徙“的建议。在洪水后第二年,即公元二三八年,廮陶城迁移到磁平乡,并把太平乡的“太“字去掉,改称平乡县。平乡之名,由此而始。

  平乡县建立后,经过西晋、北魏和隋朝,未有大的变动。

  公元六一八年,李渊做了唐朝皇帝,在调整地方政区时,把平乡县提升一级,改置为封州。但时间不长,二年后又撤销封州,仍称平乡县,为邢州属邑。

  北宋熙宁六年,即公元1073年,宋神宗赵项“废并天下州县“,把平乡降低为镇,隶属巨鹿管辖。直到公元一O八六年,宋哲宗赵煦才再次复置平乡县。经金、元、明、清四朝,平乡县沿袭至今。

  建置记载

  平乡县地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县志记载公元前21世纪既五帝时,既有部落在此生息繁衍。"帝颛顼始建九州,我属冀州地"。

  到春秋时期,平乡县域称 ,属邢国(周封诸侯国在今邢台市)管辖。

  公元前635年,卫国(周封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淇县)灭掉邢国, 地归卫国管辖。

  战国初期,公元前432年,卫入赵(周诸侯国在今邯郸市)赵襄子将 纳入其封地,后南迁于平乡境内今艾村建城,改称南 。

  元前227年(秦王政19年)王翦灭赵, 随为秦国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钜鹿郡,遗址在平乡县平乡镇。

  公元前206年(西汉高帝元年)楚项羽改信都(今邢台)为襄国,南 属襄国。公元前56年平乡属广平国。

  公元16 4年,东汉(延熹七年)南 改为廮陶县,治所在今艾村。公元231年(建安18年)廮陶县属魏国,现艾村从南 到廮陶城前后建城达669年。公元237年(魏景初元年)秋,大水毁城,次年迁县城于今大老营,因太平乡改为平乡县,今县名始于此。晋初,平乡县改隶赵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19年,石勒称赵王,本县属赵。永嘉六年(312年)平乡属后汉。

  公元352年,平乡县属前燕。公元371年,符坚灭燕,平乡县属前秦。公元384年,慕容垂大破秦兵,自称燕王,平乡县属后燕。公元397年,魏并后燕,平乡县属北魏。

  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78年,魏分赵郡之平乡、柏仁等六县置南钜鹿郡。公元550年,东魏禅于齐,县属北齐。公元576年,齐亡,平乡县属北周。公元607年,改邢州为襄国郡,仍辖平乡县。

  公元618年,唐建立封州,治领平乡县。四年废州复县,仍属邢州。公元757年,以邢州为襄国郡,平乡县属之。公元776年,隶属昭义节度使。公元898年。改属保义军。公元916年,改隶安国军。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6年,平乡县属后晋。公元947年,刘知远灭后晋,平乡县属后汉。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平乡县属后周。

  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大水毁旧城,公元1008年-1016年迁县城于今平乡镇。公元1073年,平乡县降为镇并入钜鹿县。

  公元1086年,复置平乡县,属邢州。公元1112年,改邢州为信德府,平乡县属之。

  公元1129年(金天会七年),金改信德府为邢州,本县虽邢州属金。

  公元1234年,平乡县入蒙古汗国。公元1262年,邢州改为顺德府,平乡县属之。

  公元1265年,即蒙古至元二年,改属顺德路。

  明代,公元1368年,设北平布政司,平乡县属之。十年(公元1377年),广宗县并入平乡、巨鹿二县。清代平乡县属直隶顺德府。

  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平乡县属直隶省冀南道。公元1914年,冀南道改大名道,平乡县属之。

  公元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二督察区,同年日本侵占平乡县,成立日伪平乡县公署。 公元1938年4月,建立平乡县抗日政府属冀南二专署。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平乡县属边区所辖冀南区十一专区。

  1945年8 月,平乡县全境解放。同年,改属冀南第四专员公署,将县城迁至乞村镇(今丰州镇)。

  1946年,平乡县抗日政府改为平乡县人民政府,隶属未变。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平乡县属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乡县仍属邢台专区。

  1958年4月,撤销邢台专区,平乡县改属邯郸专区。同年,将平乡、南和、任县、广宗并入巨鹿县。

  1961年5月析巨鹿县设广宗县平乡属之。1962年,又析广宗县恢复平乡县,属邢台专区。

  1970年,邢台专区改属邢台地区,平乡县仍属之。

  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称邢台市,平乡县属邢台市管辖。

  历史事件

  自秦起历为郡、州、县治所,至今已有2000多年。1945年抗日胜利后,县城几经迁徙,定址丰州(原乞村)。早在公元前11世纪,殷纣王在县境内王固一带筑沙丘宫。武灵王饿死于该宫,秦始皇东巡驾崩于此宫。历史上著名的“巨鹿大战”发生在今平乡镇南一带,成语“破釜沉舟”即源于此。著名的黄巾起义领袖张角出生在这块沃土之上。明末清初,一代武术宗师邹洪义在此开创了梅花拳的宏伟基业。梅花拳以武会友,凭文理安定一方。其教理深刻度人于危难。深得大众敬仰。是梅花拳经久不衰的基础。邹氏墓群是拳友敬仰师尊的地方。修整后的“邹氏墓群”已成为国内外梅花拳爱好者演练武术交流技艺的场所,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乡县革命历史悠久。据“平乡战斗五烈士碑”记载,1938年4月8日曾在此打响“冀南对日作战第一枪”,5名烈士殉难;1940年10月10日,该县抗日大队遭周边四县日伪军围击,150名烈士殉难。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平乡县政协积极拓展履职新领域,成立“平乡县抗日历史资料征集小组”,历时两年多时间,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在冀南抗日第一役七十周年之际,平乡县抗日英烈纪念碑在当年战斗现场---河北省平乡县封洪康村东落成,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碑名:“平乡县抗日英烈纪念碑”。 将革命先烈的壮烈事迹永载青史。 碑身背面碑文记载: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军大举侵入中国。十一月,日军侵占平乡县城,推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肆行奸淫、烧杀、抢掠,惨绝人寰,生灵涂炭。平乡人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伤亡13902人,其中被杀害无辜平民1258人,抓劳工744人,其生还者十不足三,烧拆房屋一万多间,其中胡庄村被夷为平地,抢夺粮食四十万多斤,荒芜土地三十多万亩,抢劫毁坏生活生产用品数十多万件,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值此民族危亡之际,中共平乡县委、县抗日政府组织带领全县广大军民奋起抗击,踊跃参军参战,破公路、割电线、端炮楼、劫运船,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一九三八年四月八日,配合八路军骑兵团,在平乡城打响了冀南抗日第一战,毙敌40余人。八年中,先后对日伪军作战百余次,共消灭日伪军640余人。同时,我县广大军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一九四O年农历十月初十洪康战斗中我县大队牺牲150余人。抗战期间,抗日县长王东初、代县长靳云琪、锄奸队长田根海,县大队连长郑三坚等877名参战人员为国捐躯,其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辉同日月,光照千秋。为缅怀抗日先烈,昭示后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奋发图强,开创未来,特镌文立后,以示纪念。


上一篇:国内首例全实景历史人文纪录片《古韵惠州》戴3D眼镜游古村落

下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的通知


编辑推荐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

  • 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发布 山东两家上榜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