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普高历史课程的人文价值

(原标题:简论普高历史课程的人文价值)

  《普高历史课标》指出: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课程,这个特点决定,历史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人文价值:
  情感价值,历史教育,尤其是本国史教育,通过叙述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能够形成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19世纪,历史课在欧洲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于民族主义的强烈呼声。这就是它的情感价值。历史教育情感价值的核心,表现在它对人民,尤其是对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从古至今,这种情感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伦理价值,历史教育具有伦理价值是因为:“历史教育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人类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历史上无数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高尚情操、坚强意志、良好品格,都能给人以教育。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等等这一切,都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行为的典范。
  审美价值,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一部人类史也就是美的发展史。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充满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美的殿堂。从日月河山的壮美到金字塔、万里长城的雄浑,从古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到数不胜收的雕塑、绘画、诗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无不在历史长河、流光溢彩、炫人耳目。历史教育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
  理智价值,许多教育先驱者都十分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历史教育对提高公民素养具有理智价值。历史教育正通过对世界各国和各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传统、风土人情、交往关系的介绍,加深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开拓国际视野,培养适应现代国际化社会的新一代公民。

  思维价值,历史教育的思维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历史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历史发展充满辩证法,历史教育是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广阔天地;历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向各方面扩散,引出新信息,从而发展发散思维;历史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同样也具有很大潜力。
  历史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诸多方面的人文价值,历史课程改革正是以此为主要价值取向,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样化的、开放的课程体系,以期实现充分、有效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湖南汨罗一中 杨柳

(原标题:简论普高历史课程的人文价值)

netease


上一篇:100张老照片,回顾崇明百年人文历史

下一篇:百年建筑“查公馆”修缮重生 书写申城黄金商圈人文新篇章


编辑推荐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

  • 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发布 山东两家上榜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