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沈阳奢侈品商场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消费支出的持续增长以及高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奢侈品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据《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2016年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70亿欧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23%的份额。可见,中国消费者已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中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

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让中国成为各大奢侈品品牌的必争之地,高端百货、购物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出现。而由于沈阳在东北具有广泛的消费带动作用,且对周边城市消费者的辐射能力较强,因此奢侈品商场纷纷落户于此。

一、奢侈品商场在沈阳的发展过程

2008年-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连续五年高增长,也正是那段时期,沈阳奢侈品商场不约而同选址“金廊”核心段的青年大街,并相继开业。

2006年,卓展购物中心开业,建筑面积11万平;2007年,西武百货开业,营业面积1.5万平;2010年,因经营不善,西武百货闭店,久俪百货正式接手;2011年,继深圳、杭州之后,沈阳万象城正式开业,商业面积25万平,集品牌零售,特色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2012年,市府恒隆开业,商业面积10.2万平,复制上海恒隆广场近90%的国际品牌。

调查:沈阳奢侈品商场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

然而,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随着新兴消费群体逐渐成熟以及购买渠道多样化,Prada、LVMH等一线奢侈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普遍缩水,与此同时,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进入“平台期”。市场增速的放缓,加上无法与奢侈品消费相匹配的人均收入水平,让短时间内在沈阳开业的4家奢侈品商场颇受影响。

二、奢侈品商场在沈阳的发展现状

2013年伊始,卓展的部分一线品牌如:Cartier、Chloé、Balenciaga、Bottega Veneta女装、Versace Collection、Dior女装等陆续撤店。随后,东北第一家Louis Vuitton品牌店于2014年6月正式结束与久俪百货的合作。市府恒隆同样没有摆脱奢侈品牌接连撤离的命运,独家引进的稀缺品牌Donna Karan、Calvin Kiein Collection在开业不到1年内迅速撤离; Ralph Lauren也于2016年正式撤店。

奢侈品牌撤离或为品牌在战略布局上的调整,或为寻求硬件设施更好、更能带动店内客流量的商场。因此,品牌不是衡量奢侈品商场营运的唯一标准,营业额才是关键所在。据悉,除沈阳万象城外,市府恒隆2014年-2016年营业额在7亿上下浮动;卓展2011年-2016年的营业额却从29亿缩减为17.6亿。

尽管就营业额来看,卓展在近年来发展的并不顺利;以上海恒隆广场为参照,定位于“世界级购物中心”的市府恒隆则由于缺少因地制宜的运营策略、缺乏对本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了解,导致其在业绩上略显逊色。而除上述原因外,沈阳奢侈品商场的发展还受到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

消费需求外流: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22 亿人次,境外消费为1098亿美元(约7600亿元人民币),购买奢侈品往往是境外消费的“重头戏”。尤其是当国人热衷的服装、箱包、手表等奢侈品在境外的平均价格低于内地市场时,出境游的便利+成本较低的境外消费将直接导致国内奢侈品消费需求的外流。

消费者被瓜分:目前,奢侈品在沈阳已是围城之势,并形成“多足鼎力”的格局。在需求一定,人均消费能力尚且不足的沈阳,面对多业态及物业条件等各方面设施更好的新贵万象城、市府恒隆的冲击,以往“一家独大”的卓展在奢侈品牌、消费者两方面势必面临一定的分流。

消费观念成熟:随着消费者对时尚认知态度、自身审美水平的相应提升,其消费观念已逐渐成熟,时尚消费热点也逐渐从国际知名奢侈品向充满设计特质、个性化的设计师品牌转移。而当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时尚消费的主力军,理性而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主流。

三、奢侈品商场在沈阳应该如何打造

在消费升级引领的新型经济模式下,沈城奢侈品商场之间的竞争不再限于品牌招商能力的简单比拼。当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从物质消费过度到以精神、文化为主的消费时,恰当的掌握其消费观念、习惯的变化尤为重要。而如何打造独具匠心的运营体系,容纳更大范畴的客层,在有限的需求范围,整合资源,吸引消费者则是关键。

1. 精准化定位,品牌组合与环境美学相得益彰

商业项目的成功取决于定位是否精准。因为,精准的定位能为商场的业态规划、品牌组合、空间设计提供方向和指导,最重要的是能够区别于竞争对手,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奢侈品商场由于锁定高消费人群,因此对比普通商场,客群范畴相对受限。加之,沈阳作为二线城市在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奢侈品认知等方面无法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并肩,不足以为纯奢侈品商场提供大量的消费需求。而在客流至上的商业社会,为了能有效吸引并拉动客流,奢侈品商场在品牌战略上可实行“高端+亲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中、高端品牌的精心组合、合理规划,实现品牌资源的互补,最大化实现品牌组合效应,让商场的客层包容度更高。南京德基广场定位于高档奢侈品路线,2006年开业时商场几乎集齐了所有高端奢侈品品牌。而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变化,德


上一篇: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一带一路”是现代史上最重要倡议

下一篇:#史上最美520#全无锡今夜无眠!万人狂欢闪耀锡山


编辑推荐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

  • 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发布 山东两家上榜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