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宁县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历史人文得到保护与传承
2016-06-03 11:29:27
阅读:
泰宁县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历史人文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实现多赢——
泰宁的文化“三味”
东南网1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邱灿旺)
一味,民俗文化唱出来
每天,黄盛腾浑厚的男高音都会在峡谷中回响,赢得游客阵阵掌声。作为泰宁上清溪状元级排工,山歌和撑排技术一样,成为他的拿手绝活。
“用方言唱出的山歌,才是原汁原味,最受游客喜爱。”泰宁县山歌协会会长卢德生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原生态的泰宁山歌面临断代危险,“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才让泰宁山歌焕发生机。”
为了让山歌适应新形势,泰宁县专门组织人员创作山歌,成立“山泉组合”山歌演唱队,时常到各景区为游客演出,唱山歌也成为导游、排工的必备技能。
山歌借助旅游而唱响,梅林戏也因旅游重焕光彩。
2006年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梅林戏,受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冲击,曾一度势微。
泰宁发展旅游后,梅林戏剧团以此为契机,在县里的扶持下,筹建了金湖风情演艺馆,精心编排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剧目。剧团的演出不仅丰富了泰宁县的旅游文化,而且借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把梅林戏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不仅仅是山歌、梅林戏,泰宁的民居文化、银饰文化、饮食文化、龙灯文化、鱼文化等特色民俗文化,也随着旅游的发展日益兴盛。”泰宁县文联主席高启光介绍。
短短几年,泰宁县先后编撰了《泰宁旅游文化丛书》、《泰宁旅游乡土教材》等20余套书籍,重点整合提升历史民俗、丹霞岩穴、生态地学、红色苏区等四大特色文化以及傩舞、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
-
福布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发布 山东两家上榜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