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先鋒 深海鐵拳

  強軍先鋒 深海鐵拳

  記海軍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潛艇官兵英雄群體

  北青網7月25日報道海軍372潛艇是一艘有著“大洋黑洞”之稱的新型常規潛艇。在前不久海軍組織的一次實戰化緊急拉動和戰備遠航訓練中﹐該艇突遇重大險情﹐指揮員沉著冷靜果斷指揮﹐全艇官兵捨生忘死奮力排險﹐成功化險為夷﹐並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後續任務﹐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潛艇史上的奇跡﹐受到習主席和軍委領導的高度稱讚。8月23日﹐習主席簽發通令﹐給海上臨時黨委書記﹑任務指揮員﹑該支隊原支隊長王紅理記一等功。海軍給372潛艇記一等功。

  用生命書寫忠誠﹐用行動踐行使命。372潛艇官兵英雄群體不愧為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獻身強軍實踐的時代先鋒﹐不愧為特別講忠誠﹑特別敢擔當﹑特別有血性﹑特別能打仗的深海鐵拳。

  艇動三分險﹐生死一瞬間。駕馭潛艇是世界公認的高風險職業﹐困難無處不在﹐危險如影隨形──

  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他們臨危不懼處變不驚

  深夜﹐浩瀚大洋﹐海面波濤翻滾﹐水下暗流湧動。

  執行遠航任務的372潛艇﹐正潛航在大洋深處。

  深海潛航﹐兇險莫測。極其複雜多變的海洋水文環境﹐處處暗藏陷阱﹐給潛艇水下航行造成了嚴重影響。

  水下潛航不分晝夜。372潛艇室內﹐海上指揮員﹑原支隊長王紅理正在檢查值更情況。值更官兵有的操縱著設備﹐有的注視著儀表﹐有的穿梭於艙室間巡查管線……他們動作準確嫻熟﹐口令清晰流暢﹐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此刻﹐沒有人會想到﹐危險正一步步逼近。

  零點時分﹐潛艇深度計指針突然向下大幅度跳動。

  “不好﹐掉深了﹗”舵信班副班長成雲朝一聲驚呼﹐打破了指揮艙內特有的寧靜。由於海水密度突然減小﹐潛艇浮力驟然下降﹐艇體急速往下沉。

  “前進二。”“向中組供氣。”當更指揮員﹑支隊副參謀長迅即下達增速﹑補充均衡﹑吹除中組壓載水艙等一系列指令。

  “深度繼續增大﹗”多種應急處置措施實施後﹐潛艇仍在加速掉深。

  向下的洋流猶如一雙無形的巨手﹐與慣性合力拽著潛艇逼近極限深度。大家的心開始往嗓子眼提﹐氣氛緊張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掉深”﹐通常指潛艇遇到海水密度突然減小﹐潛艇巡航深度突然變大﹐艇體急劇下沉的一種現象﹐形象地說就是遭遇了“水下斷崖”。“就像一輛疾駛的汽車﹐突然掉入懸崖﹐那種感覺無助而絕望。”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原372潛艇艇長易輝心有餘悸。

  潛艇“掉深”是世界海軍的噩夢﹐中外海軍都遇到過。1963年﹐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在深潛試驗時﹐因“掉深”無法及時挽回而失事沉沒﹐艇上129名人員全部遇難﹐成為世界潛艇史上的悲劇。

  禍不單行。就在官兵忙著處置“掉深”險情時﹐更大的危險接踵而至﹕由於壓力陡然增大﹐主機艙一根管道突然破裂﹐大量海水瞬間噴入艙室。

  “主機艙管路破損進水﹗”廣播器裡傳來電工區隊長陳祖軍急促的報告。主機艙是潛艇的心臟部位﹐艙內遍佈各種電氣設備﹐一旦被淹受損﹐就會造成動力癱瘓﹐甚至可能因短路引發火災……更可怕的是﹐如果進水得不到有效控制﹐潛艇將加速下墜﹐等待他們的將是艇毀人亡。此刻﹐數十名官兵命懸一線。

  “損管警報!”“向所有水櫃供氣﹗”生死關頭﹐指揮員王紅理當機立斷﹐果斷下令。

  損管警報拉響﹐全艇上下聞令而動﹐面對生死考驗﹐官兵們個個衝鋒在前﹐沒有一人退縮。

  險情發生時﹐陳祖軍﹑朱召偉和毛雪剛3人正在主機艙裡值班。管路爆裂進水的一剎那﹐電工區隊長陳祖軍瞬間作出反應,迅速關停工作設備,按損管部署下達封艙口令。

  “當時艙裡一片水霧﹐噪音很大﹐什麼也看不見﹐也聽不清指令﹐我立即停止主電機﹐斷開電樞開關﹐關閉通風機﹑空調﹐並命令艙底的值更人員停止滑油泵﹑斷電。”陳祖軍說﹐“我心裡非常清楚﹐封艙就意味著斷絕了退路﹐一旦堵漏失敗﹐我們3人將受滅頂之災。”

  管路斷裂後﹐海水以幾十個大氣壓力噴射而出﹐水柱被折射成顆粒狀﹐像砂粒一樣打在身上鑽心地痛。位於艙底的輪機兵朱召偉毫不猶豫地撲上去關閉破損管路的閥門﹐高壓海水將他一次又一次沖了回來﹐被螺杆劃破的後背血流不止﹐但他絲毫不顧﹐拼盡全力摸到戰位﹐用液操將閥門關閉﹐阻止了海水繼續湧入。

  在水霧瀰漫﹑視線模糊的艙室裡﹐原電工班長毛雪剛全然不顧個人安危﹐從前跑到後﹐從上跑到下﹐一路摸索著關閉大小閥門40多個﹐並成功向艙室供氣建立反壓力﹐延緩了進水速度﹐但人卻被高壓氣體擠壓得呼吸困難﹐血脈僨張﹐耳膜刺痛﹐腦袋嗡嗡作響……

  當警報驟然響起時﹐正在休更的艦務區隊長練仕才本能地從床上跳下來﹐光著腳沖向戰位﹐向指揮員請示使用高壓氣﹐一邊打開供氣閥門。如果高壓氣供不上來﹐潛艇繼續往下掉﹐將跌入3000多米深的黑暗海底。

  當警報驟然響起時﹐雷彈班長曾剛一把抓住通風插板手柄﹐雙手轉得像飛速旋轉的陀螺一樣﹐僅20秒就完成了平時需要一分多鐘才能完成的動作﹐將其完全關閉﹐防止損害擴散。事後﹐他的雙臂又酸又腫﹐吃飯連筷子都拿不起來。

  ……

  不到10秒鐘﹐應急供氣閥門打開﹐所有水櫃開始供氣﹔1分鐘內﹐上百個閥門關閉﹐數十種電氣設備關停﹔2分鐘後﹐全艇各艙室封艙完畢。

  而這時﹐掉深速度雖有減緩﹐但仍在持續。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每一秒都顯得那麼漫長﹑那麼煎熬……大家屏住呼吸﹐等待著奇跡的發生。

  3分鐘後﹐掉深終於停止。緊接著﹐潛艇在懸停10余秒後﹐深度計指針緩慢回升﹐艇體開始上浮。

  因主機艙大量進水﹐潛艇出現大幅尾傾﹐艙室內連人都站不穩﹐大家死死堅守在戰位上﹐按照指揮員的指令﹐向艇艏壓水﹐向艇艉壓載水艙供氣﹐調整潛艇姿態。

  潛艇上浮﹐速度越來越快。最終﹐像一頭巨鯨躍出海面。

  “從潛艇掉深進水到安全脫險﹐我們把握住了最關鍵的3分鐘﹐在這場與死神的較量中﹐全艇官兵直面生死﹐沉著冷靜﹐正確處置﹐成功闖過了鬼門關。”王紅理說。

  像這樣的生死考驗﹐372潛艇官兵不止一次經歷。在幾年前的一次海上晝夜航行訓練中﹐該艇主電機過熱冒煙﹐險些釀成火災﹐電工班長黃家興見狀迅速沖上前切斷電源﹐確保了裝備安全。

  支隊組織大深度水下快漂試驗﹐舵信兵王元元主動請戰﹐出艙上浮時快漂服與氧氣管意外纏繞在一起﹐人被懸在深海中進退兩難。在身體承受5個多大氣壓力的情況下﹐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險。他從容不迫﹐採取應急自救措施後成功脫險。

  “幹過潛艇的人都知道﹐潛艇有三怕﹐一怕掉深﹐二怕進水﹐三怕起火。這三種極端情況372潛艇都經歷過﹐特別是此次在已經形成掉深慣性﹑艙室進水﹑失去動力的情況下﹐兩種最危險﹑最難處置的險情疊加﹐對艇隊官兵來說的確是一場生死考驗。”隨艇執行任務的海軍司令部參謀馬澤說。

  瞭解372潛艇成功處置險情的經過後﹐潛艇艇長出身﹑在潛艇部隊任職30多年的海軍潛艇學院院長激動地說﹕“面對如此複雜﹑如此嚴峻的險情﹐372潛艇官兵能夠成功處置﹐怎麼評價都不過分。這是一次生與死的較量﹐也是一個成功處置潛艇險情的範例﹐完全可以進入教案﹑進入課堂﹐使之成為海軍潛艇部隊一筆寶貴的經驗財富。”

  問蒼茫大海﹐誰主沉浮﹖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372潛艇官兵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創造了一個力挽狂瀾的水下傳奇﹐奏響了一曲雄渾壯美的強軍凱歌。

  出航即出征﹐下潛即戰鬥。作為遂行特殊作戰任務的水下奇兵﹐寧可犧牲生命﹐也要完成使命──

  在進與退的抉擇面前﹐他們義無反顧知難勇進

  重大險情得以排除﹐絕境逢生的372潛艇官兵又面臨艱難的抉擇──是申請返航﹑等待後方救援﹐還是繼續執行任務﹖

  “當時﹐潛艇雖然成功脫險﹐但裝備受損嚴重﹐特別是主電機無法修復﹐潛艇機動能力受限。而後續任務時間漫長﹑情況複雜﹑充滿變數﹐可以說挑戰巨大﹑困難重重。”在常人看來﹐剛剛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官兵身心俱疲﹐請示返航似乎成了最合理﹑也是最保險的選擇。

  何去何從﹖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海上臨時黨委書記﹑指揮員王紅理。

  此時的王紅理﹐比平時更加沉著鎮定。他心裡清楚﹐作為海上最高指揮員﹐自己下達的每一個命令﹑作出的每一項決定﹐都將直接影響到官兵士氣和上級決心﹐關係到潛艇安全和戰友安危﹐甚至關乎國家﹑軍隊和海軍的聲譽﹐必須慎之又慎。

  這是王紅理30年軍旅生涯中面臨的最艱難抉擇。他召集有關人員瞭解情況﹐研究對策﹐經過冷靜分析﹐決定當務之急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恢復潛艇動力﹐二是使潛艇具備水下潛航能力。

  官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搶修受損設備──

  為了排除設備故障﹐動力長肖亮3次累倒在現場並抽搐甚至休克﹐軍醫每次給他灌生理鹽水﹐補充微量元素﹐都得把嘴掰開才行。每次剛剛恢復清醒﹐肖亮就直奔戰位﹐別人勸他休息一下﹐他用嘶啞的嗓子說﹕“就算是倒下﹐我也要倒在戰位上﹗”

  為了盡快疏通排水管路﹐艙段兵鄒曉波連續6次潛入管路交錯﹑混雜著油污和雜物的艙底水中﹐嘴脣被冰冷的海水凍得發紫﹐還嗆了幾大口又臟又臭的污油水﹐但他硬是用手一點一點把堵在排水口的殘渣掏除乾淨。

  為了保證正常的充電充氣﹐輪機技師周軍生冒著50多度的高溫守護著柴油機﹐汗流浹背﹐衣服結上厚厚一層白色鹽漬。

  無論幹部戰士﹐不分職務高低﹐大家爭分奪秒地一遍遍擦干電氣設備上的海水﹔用抹布一點點地將艙底角落裡的積水吸出來﹐用蒸餾水﹑酒精反復清潔受損電器設備﹐用吹風機烘乾成百上千條線路……

  “大家都在拼命幹活﹐不時有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經過1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隨著控制箱﹑滑油泵﹑空氣壓縮機等主要設備故障的修復﹐水下航行能力的恢復﹐王紅理心裡越來越有底。

  “航行條件基本具備了﹐其他設備也在恢復之中。我不能在官兵心存疑慮的情況下作決定。大家思想統一﹐擰成了一股繩﹐工作就會更主動。”這期間﹐海上臨時黨委一班人﹐深入各艙室戰位﹑與大家交換意見﹐瞭解思想情況﹐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感動和欣慰的是﹐官兵們堅信海上臨時黨委能夠帶領372潛艇走出困境﹑完成後續任務。

  “支隊長幾次找我們瞭解情況﹐詢問設備是否正常﹐航速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按時進入預定海區。”372潛艇航海長李奎回憶說﹐“作為指揮員﹐他不是隨意拍腦袋說走或說不走。”

  經過充分醞釀﹐險情發生後的第二天﹐372潛艇召開了臨時黨委會。會上﹐王紅理提議﹕鑒於裝備恢復進展情況比預期要好﹐儘管要承擔一定風險﹐但基本具備完成任務條件﹐應繼續按計劃完成後續任務﹔祗要我們能完成任務﹐就暫時不要給家裡發報﹐以免干擾首長決心。

  “海上通信不便﹐很難將具體情況向上級匯報清楚。我反復權衡﹑再三思量﹐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就退縮﹐與戰時臨陣脫逃沒什麼兩樣。個人榮辱事小﹐履行使命事大。作為海上指揮員﹐該承擔的責任我絕不推諉﹐該檢討的問題我回去檢討﹐但有一條﹐上級交給的任務必須堅決完成。哪怕前面是龍潭虎穴﹑萬丈深淵﹐也要勇往直前﹗”王紅理動情地說。

  “我們7名臨時黨委委員一致表示﹐海軍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和重托﹐為了任務﹐為了勝利﹐祗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做出百倍努力﹐堅定不移地往前走﹗”回憶起開會的經過﹐海上臨時黨委副書記﹑原支隊政治部主任何佔良仍歷歷在目﹐激動不已。

  會上﹐海上臨時黨委做出決定﹕克服一切困難﹐繼續完成任務。

  臨時黨委的決定得到全艇官兵的堅決擁護﹐大家表示﹕不管前面有千難萬險﹐上了戰場就要勇往直前﹗

  向著使命召喚的方向﹐372潛艇毅然帶“傷”挺進大洋。

  使命面前敢於擔當的精神﹐在這支部隊﹑在372潛艇有著深厚的積澱﹐無論是支隊領導﹑艇長﹑部門長﹐還是軍士長﹑列兵﹐個個勇於負責﹐人人敢於擔當﹐執行命令不打折扣﹐完成任務毫不含糊。

  從艇長﹑參謀長到支隊長﹐王紅理總是一馬當先﹐率艇執行實兵演習﹑戰備遠航和武器試驗等重大任務﹐一次次挑戰極限﹐一次次突出重圍﹐支隊率先實現了海軍提出的“三個轉變”﹐成為扼守南海要衝的尖刀部隊。

  從接裝入列﹑全訓考核到形成戰鬥力﹐372潛艇官兵一路闖關奪隘﹐攻堅克難﹐半年完成接裝﹐一年內完成全訓形成戰鬥力﹐第二年就執行戰備遠航任務﹐創下了我海軍常規潛艇的14個首次和第一。

  372潛艇凱旋時﹐受到英雄般的歡迎。海軍首長對他們的擔當精神給予高度評價﹕“當時如果選擇返航也能拿3到4分﹐現在你們以智勇雙全交了一份出色答卷﹐完全可以打‘5+’。事實證明你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沒有責任擔當﹐就愧對這身軍裝﹗372潛艇官兵用實際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千里走單騎﹐技高人膽大。潛艇是打贏未來海戰的制勝利器﹐深海逢敵亮劍﹐大洋逐鹿爭雄──

  在勝與負的較量面前﹐他們敢戰強敵能打勝仗

  脫險後﹐372潛艇剛剛浮出水面﹐就遭遇了多批次外軍艦機的跟蹤監視和圍追堵截。

  此時﹐372潛艇正處在最艱難的時候﹐主電機無法運轉﹐祗能靠一臺經航電機緩慢航行﹐經過連續排險﹑搶修裝備﹐官兵們已經疲憊到了極點。

  “叮……鈴鈴……”“戰鬥警報﹗”當急促的戰鬥警報響起﹐官兵們的戰鬥細胞瞬間被激發﹐他們以最快速度沖向戰位﹐做好迎戰準備。

  “當時我們已連續搶修了幾十個小時﹐又累又困﹐但一聽到戰鬥警報﹐全身忽然就來了勁。”指控長王鋒說﹐面對外軍艦機步步緊逼﹐大家毫不畏懼﹐鬥志昂揚。

  “對手近在咫尺﹐幹部戰士沒有一人退縮。我當時就想﹐既然有‘免費’的陪練﹐就不能辜負人家的‘美意’。”在王紅理看來,祗有敢於把對手當磨刀石﹐才能砥礪雄風銳氣﹑練就過硬本領。

  372潛艇採取一系列戰術動作﹐與對手針鋒相對﹐鬥智鬥勇﹐成功擺脫外軍艦機的跟蹤監視。

  剛出包圍圈﹐又遇攔路虎。在經過某海區時﹐372潛艇再次遭遇外軍艦機的高強度圍堵。他們綜合運用一系列戰術動作﹐悄無聲息地突破了對手佈下的天羅地網。

  深海逢敵敢亮劍﹐大洋逐鹿我爭雄。任務期間﹐372潛艇單槍匹馬﹐轉戰千里﹐先後與多批次外軍反潛兵力周旋。

  “像這樣的較量﹐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時任372潛艇艇長劉濤說。那年﹐372潛艇首赴某海域執行遠航任務﹐剛出去沒多久﹐外國反潛機就跟了上來。

  “從離港到抵達預定海域﹐外軍艦艇﹑飛機跟蹤偵察﹐就從未消停過。但一連數天都沒發現我們的蹤跡﹐最終敗興而去。”劉濤回憶說﹐官兵們把與對手的每一次遭遇﹐當成練兵的絕好機會﹐那次長航回來﹐摸索出10余種克敵制勝的新戰法新訓法。

  無獨有偶。幾年前﹐372潛艇挺進大洋深處執行戰備遠航任務﹐期間遭遇外軍艦機圍堵﹐該艇曲折迎敵﹑巧妙應對﹐最終安全隱蔽抵達任務海區。

  戰備就是備戰﹐出海就是待戰。372潛艇官兵敢打必勝的過硬本領﹐源於部隊持續開展的實戰化訓練﹐他們始終保持枕戈待旦﹑箭在弦上的臨戰狀態﹐不分平時戰時﹐隨時聽令出動。

  那年﹐372潛艇完成一次3天2夜的晝夜航行訓練﹐剛靠上碼頭就接到上級命令﹐緊急出航執行長時間的水下警戒任務。官兵們幾小時內即戰鬥出航﹐比規定時間縮短了一半。

  2013年底﹐372潛艇參加上級組織的魚雷攻擊考核﹐當時海區氣象條件惡劣﹑浪高超過4米﹐有的官兵擔心此時發射魚雷風險太大﹐萬一打不好﹐一年就白訓了﹐建議向上級請示延遲考核。

  考核可以選擇氣象﹐但戰爭絕不會因為氣象而推遲。艇黨支部研究認為﹕“祗要實戰需要﹐這個險就值得冒﹗”

  最終﹐372潛艇以2發2中的好成績﹐順利通過考核。

  一次次闖關歷險﹐一次次實戰化磨礪﹐一次次與強手交鋒過招﹐372潛艇官兵練就了“強手面前頭不懵﹑險情面前手不抖﹑生死面前腿不軟”的底氣膽識和過硬本領。潛艇水下待機時間比原來大大延長﹐活動範圍﹑下潛深度﹑出海頻率等都有新突破﹐相繼創新出10多項訓法戰法﹐其中5項被上級推廣。

  艇由我操縱﹐我聽黨指揮。潛艇兵是一個默默付出勇於擔當的群體﹐爭當強軍先鋒﹐矢志建功深藍──

  在家與國的取捨面前﹐他們報效國家信念如磐

  作為國之利器﹐潛艇部隊使命任務特殊﹐經常獨闖深海大洋﹐必須絕對做到“艇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

  “干潛艇就要敢擔當﹑講奉獻﹐履行好崗位職責就是對黨忠誠。”這是372潛艇官兵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那年春節前﹐該艇接到上級緊急出航命令﹐要求他們以最短的時間趕赴預定海域執行任務。

  艇隊黨支部一邊開會受領任務﹐一邊組織物資裝載﹑備航備潛﹐提前數小時完成戰鬥出航準備﹐並在海上直接轉入為期數十天的戰備遠航。

  就在這次遠航前﹐2名官兵家屬即將臨產﹐12名官兵的愛人﹑子女或父母正準備來隊團聚﹐有的還在來隊途中等著他們接站……在家與國的取捨面前﹐官兵們沒有絲毫遲疑﹐來不及向妻兒說句再見﹐顧不上向父母道聲保重﹐悄無聲息離家遠航。

  漆黑深海沒有陽光﹐是什麼持久照亮潛艇兵的心房﹖遠離大陸獨闖大洋﹐是什麼激勵潛艇兵勇往直前﹖是潛艇兵的堅定信念和忠誠品質。

  “372潛艇官兵赤心報國的堅定信念﹐得益於我們長期不懈的舉旗鑄魂教育。官兵們始終把對黨忠誠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急難險重任務或面臨生死危險面前﹐大家誰都不願當孬種﹐誰都不願因為臨陣退縮給部隊抹黑﹗”支隊政委李雲平欣慰地說。

  遠航前夕﹐原支隊長王紅理母親病重﹐他匆匆趕回老家﹐想陪在母親身邊多照料一些日子﹐誰知剛進家門就接到任務通知。望著病榻上面容憔悴的老母親﹐想到可能無法送老人最後一程﹐他心如刀絞﹐淚流滿面。自古忠孝難兩全。王紅理祗能做最壞的打算﹐提前安排好母親的後事﹐臨走前把善後費用都留給親戚……

  那一年﹐舵信班副班長成雲朝的父親突發腦溢血﹐他急忙請假和愛人王玲肖趕回家照顧﹐可回家沒幾天﹐就接到歸隊執行任務的電話﹐善解人意的妻子對他說﹐“家裡有我在﹐你就放心歸隊吧。”這一照顧就是好幾年。鄰居們都誇這媳婦比兒子還管用﹐但她祗是淡淡地說﹕“雖然我不知道老公在幹什麼﹐但我知道該為老公做些什麼﹗”

  這樣的故事﹐372潛艇幾乎每名官兵身上都發生過。

  “干潛艇光榮﹑幹好潛艇是英雄”。面對艱苦環境﹑惡劣條件﹐372潛艇官兵以艇為家﹑以苦為樂﹑以苦為榮﹐把艇隊當家建﹑當家管﹑當家愛﹐為了大愛甘吃大苦。

  一次遠航中﹐372潛艇經過連續航行﹐艇員極度疲憊﹐又連續遭遇兩次強颱風襲擊。在水下數十米抗風﹐潛艇橫傾仍達15度。為最大限度節省電能﹐延長水下續航時間﹐他們堅持不開空調﹑不用電灶做飯﹐僅靠戰備乾糧充飢﹐沒有一人叫苦叫累。

  這樣的困境﹐372潛艇幾乎每名官兵都經歷過。

  聲納兵張鳳婷的父親是個生意人﹐曾多次勸兒子退伍回家經商。當他得知372潛艇歷險的消息後﹐又一次勸兒子脫軍裝﹕“這兵你快別當了﹐太危險﹗”

  “我在372潛艇已經幹了8年﹐對艇隊充滿了感情。儘管今年是我中士最後一年﹐但我還想繼續留在艇上好好幹。”張鳳婷動員自己的叔叔一起﹐三番五次好說歹說﹐終於說服了父親。

  這樣的選擇﹐372潛艇幾乎每名官兵都面對過。

  372潛艇兩個“海峽寶寶”的故事﹐在支隊人人皆知。

  一次遠航前﹐動力長謝寶樹和雷彈長陳凱軍的家屬懷孕待產﹐得知此事﹐艇隊官兵踴躍給兩個即將出生的小寶寶取名為 “海霞”和“遠航”。

  出海第33天﹐謝寶樹愛人符蓉臨產﹐按規定需家屬簽字。符蓉強忍著陣痛對醫生說﹕“我老公出海了﹐字由我來簽﹐責任我來擔﹗”

  陳凱軍與愛人王青曾約定﹐生產時一定陪在她身邊。可直到過了預產期﹐老公還不見蹤影。就在王青準備做剖腹產的當天﹐陳凱軍返航歸來﹐幸運的是﹐母子平安。

  電航技師周軍結婚後﹐妻子王梅一直在老家照顧生病的雙親﹐12年來﹐兩人團聚的時間加在一起不到10個月。今年她特意買了飛機票﹐帶著10歲的女兒來隊探親﹐可飛機還沒落地他已隨艇出海。妻子苦苦等待了一個月也沒等到丈夫回來﹐眼看女兒就要開學﹐不得不返回老家。臨走時﹐女兒哭著問媽媽﹕“爸爸怎麼躲著不見我們﹐你們是不是離婚了﹖”看著女兒哭花了的小臉﹐王梅的淚水祗能往肚裡咽。

  “爸爸去哪兒啦﹖”面對孩子們的疑問﹐372潛艇官兵常常無言以對﹑沉默無語。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因為特殊的使命任務﹐潛艇兵出海﹑歸航﹐注定沒有鮮花和掌聲。

  372潛艇所在軍港碼頭附近有一條海邊小道﹐在丈夫遠航的日子裡﹐軍嫂們經常帶著孩子來到這裡深情守望。時間長了﹐大家都管這條路叫“望夫路”。

  “他們肩上有多少重托﹐背後就有多少牽掛。一個心裡裝著大海的軍人﹐肯定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愛人。” 原支隊長王紅理的妻子張艷說。

  “多麼想有那麼一天﹐我一打開家門﹐你就突然出現在我面前﹐讓我措手不及﹐然後讓我哭個梨花帶淚。我願意一直站在你的左邊﹐因為你敬禮的右手屬於祖國﹑屬於軍隊。”軍醫盧翀的妻子曾曉燕說。

  軍嫂們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她們對丈夫最深沉的愛戀﹐對丈夫事業最無私的支持﹐也詮釋了潛艇兵對祖國最堅定的信念﹑最赤誠的熱愛。

  “為將忘家﹐逾垠忘親﹐指敵忘身﹐必死則生。”這是372潛艇官兵報國情懷的真實寫照。不管挺進深藍有多大風浪﹐深海大洋暗藏多少危機﹐中國海軍潛艇兵都將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用青春和熱血澆鑄堅不可摧的水下長城。

強軍先鋒 深海鐵拳

[責任編輯:楊煜]


上一篇:6K降南海机场 菲:不会同中国开战

下一篇:2017年印度军情:防务安全麻烦多 围堵中国动作大


编辑推荐
  • 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朗玛信息第七次上榜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

  • 法检同行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