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工及工业4.0获资金关注 八股核爆
军工板块获资金关注游资青睐工业4.0
近期市场频繁宽幅震荡,热点题材快速切换,不少个股在经过持续上涨后,短线调整风险明显加剧。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把握好波段节奏,对于那些反复出现在龙虎榜席位的板块和个股,其活跃度和市场人气度都相对较高,值得重点关注。
1、军工板块资金关注。从目前情况看,近期军工板块有望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从5月4日涨停的洪都航空(600316)、北方导航(600435)龙虎榜席位看,明显有资金关注迹象。从基本面角度看,军工板块资产证券化率有待提高,操作上建议逢低关注,相关概念股有中国卫星(600118)、航天电子(600879)、中航动控(000738)、中航飞机(000768)、中航电子(600372)、航天科技(000901)、中国重工(601989)等。
2、工业4.0板块反复活跃。作为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的编制引起各方关注。权威数据显示,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操作上建议把握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与智能制造两大制高点。从近日其龙头股沈阳机床(000410)龙虎榜显示,前五大买入席位出现了国泰君安证券上海福山路营业部、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等著名游资席位,显示游资对于工业4.0板块依然较为看好,未来仍有反复活跃机会,相关概念股有三丰智能(300276)、华中数控(300161)、秦川机床(000837)、林州重机(002535)、法因数控(002270)、科大智能(300222)等。(上海证券报)
中国卫星:发射大年拉开序幕,主业影响喜忧参半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魏成钢 撰写日期:2015-03-27
动态事项:
3月30日21时45分,我国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遥十一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MEO-1试验卫星送入空间预定轨道。该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研制。
主要观点:
新一代导航卫星研制任务归属映射小卫星研制领域的变局
北斗三号MEO-1导航试验卫星的发射拉开了全年航天发射活动的序幕。今年我国计划完成20次宇航发射,将40余颗航天器送入空间预定轨道,发射量和入轨航天器数量分别同比增长25%和90%。发射次数超越2011和2012年的19次,入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12年的28颗,皆创出史上新高。今年是通信导航和微纳卫星(≤100kg)的高密发射年,发射增量来自于这两个领域中的出口通信卫星、北斗三期导航试验卫星和主要作为CZ-6首射载荷(见附表2)的由近10家单位研制的微纳卫星。在今年微纳卫星发射热潮中,公司研制的产品占有30%;而公司常规的小卫星产品(>100kg)今年发射交付量则在6颗左右。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能够在与航天科技5院、8院等总体单位的竞标中拿下部分北斗MEO卫星(见附表1)的研制任务就已预示了当下行业竞争的变局。历经15年的积累,借助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带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已步入加速成长的收获期,当前在研型号10颗左右(见附图1),年发射交付上批量至3颗。除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之外,今明两年航天科技8院(见附图2)、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见附图3)、航天科工2院(见附图4)等一众实力单位在研军民用型号项目也将纷纷完成研制工作投入发射。相比原有主流产品与业务模式,后起参与者为市场带来了全新的研制与商业模式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由市场需求变化、民用航天领域向社会开放、军方用户鼓励有效竞争等因素催生的行业竞争格局变革由此前的初见端倪正式“登堂入室”展现全貌。
卫星导航业务受益于北斗系统建设对应用市场发展的支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事隔2年多后重启系统三期的建设,全年计划发射4颗新一代导航试验卫星,向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的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在系统建设有序展开和性能不断完善的支撑下,下游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正处启动期的井喷态势。截至2014年三季末,北斗导航终端的社会持有量已达到330万台,比2013年底增长了200万台,实现倍增。公司的卫星导航业务分布于子公司航天恒星空间、航天恒星科技(002132)及其下属的北京星地恒通,合计贡献公司卫星应用业务板块约1/4的收入。这三家子公司的产品业务各有侧重。航天恒星科技的主导产品是星载导航、为型号装备配套的高动态导航产品和综合应用平台,北京星地恒通的导航产品以指挥型为主,航天恒星空间则主要生产授时型、手持式用户机。公司卫星导航业务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军方、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等集团用户。航天恒星科技旗下占有国内市场90%占有率的星载导航产品在国内航天工业跨越式发展带动下保持年均2位数的稳健成长。北京星地恒通和航天恒星空间的导航终端在军方市场一直都是主流产品,虽不能与一代市场上超过30%的占有率相比,在北斗二代军用市场市场份额仍是排名靠前。市场的高速成长成为公司导航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在军用市场上公司研制的北斗二代用户终端实现技术定型,四个型号产品入围某型北斗系统用户终端招标。在行业应用市场,年内完成林业领域各类应用的关键技术攻关,开拓了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市农委两大农业应用的行业用户。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减持”的投资评级
综合研析公司主营产品业务的短期与中长期经营走向,维持我们此前的盈利预测:2015~2017年公司营收预计将分别实现48.75、55.59和61.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望达到3.90、4.48和5.2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33、0.38、0.44元。有效信息的匮乏、了解程度的粗浅,市场仍沉迷于过时的认知水平上,公司投资价值的市场预期重塑远远滞后于行业及公司经营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的定价水平缺乏理性的逻辑基础,重申对公司“减持”的投资评级,警示估值风险。
投资风险提示:
①航天工业尤其是产业链上游环节--航天器制造、发射业务本身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属性。历史统计显示,发射环节和航天器入轨后在轨运行第一年出现故障的概率合计超过10%。一旦出现发射失败或卫星在轨运行故障,相关厂商的业绩不可避免将直接遭受损失。同时,必然开展的质量问题归零工作会波及其后一段时间内的研制发射工作,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下游空间应用服务市场的发展进程会被迟滞。
②随着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快和下属子公司数量的增多,并且项目投向更多地涉足充分竞争条件下的民用领域,公司的经营管控能力将面临较以往更为严峻的考验。
航天电子:盈利能力提升需依靠总体项目或资产注入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皮建国 撰写日期:2015-03-06
公司传统业务遭遇盈利能力提升难题。由于民品业务的自然萎缩,公司业绩靠航天军品业务支撑。测控通信、集成电路、惯性导航和机电组件四项传统业务在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稳固。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但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持续下降。公司在航天产业链上处于配套地位导致其对下游用户议价能力较低,无法通过涨价来化解成本上涨压力。
无人机系统最有可能成为新增利润点。无人机系统和小型集成化飞行控制系统是公司经历数年培育形成的总体产品,该类系统级新增业务与传统配套电子业务相比,毛利率较高。其中,无人机产品技术状态成熟且市场定位明确,未来在军事和特种行业等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目前,已有部分型号列装部队或交付用户。随着我国无人机应用市场的逐步打开,我们看好该产品的未来前景。
控股股东研究所资产改制注入进程有望加速。2014 年下半年,我国军工集团纷纷推出改革计划,军工研究所改制的步伐明显加速。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最年轻的研究院所,从航天九院(控股股东)战略地位和组织构架上看,都有可能成为航科集团改制的“排头兵”。从实施层面看,虽然公司资本运作的计划与方案尚未明确,但随着改制试点等工作的逐步深入,我们预计研究所改制注入前景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控股股东改制注入的方案尚不明确,我们在估值过程中仅考虑公司现有业务的前景。我们假设公司2015 年至2017 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1.35%、9.75%和10.07%,毛利率稳定在23%,三项费率保持稳定。我们预计公司2015 年至201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58 亿元、59.90 亿元和65.93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75 亿元、3.09 亿元和3.56 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6 元、0.30 元和0.34 元。按照3 月5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72、64、56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股价催化剂:无人机产品获得大额订单;控股股东研究所改制获得突破。
风险因素:受原材料和成本上涨压力,公司综合毛利率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研究所改制的决定权在航科集团甚至更高层,导致公司改制注入进度慢于可能慢于市场预期;公司无人机业务定位于军用和特种行业用,订单波动较大。
洪都航空:“猎鹰”将迎收获季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魏成钢 撰写日期:2015-04-13
公司动态:
3月31日,公司发布2014年年度报告:2014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1亿元,同比增长20.63%;实现营业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9.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8.58%;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
主要观点:
产品毛利率继续大幅下挫
教练机产品交付回升带动主营的航空产品延续上一年的平稳增势,而材料销售等非主业才是报告期营收实现较快增长的主力。由于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毛利较高的K-8出口交付量减少等原因,当期的航空产品毛利率继续同比大幅下跌了5.47个百分点,至历史最低点5.73%。管理费用压缩明显、投资收益显著增长部分抵消了产品毛利率下滑的冲击,不过报告期净利润增幅还是要远落后于营收增长。
K-8/教-8系列中级教练机交付回升
教练机系列产品主力、已处成熟期的“现金牛”--K-8/教-8去年生产交付明显回升,产销量与收入同比有约六成增幅。国内教-8教练机按批次交付空军飞行学院飞训旅。出口开始履行2013年与孟加拉所签9架K-8W教练机采购订单,9月交付首批4架。迄今为止,K-8教练机已出口至亚、非、拉13个国家300余架。公司预计在未来10年国际市场对K-8教练机的需求仍在200架以上。随着K-8教练机出口与国外装备量不断增长,公司积极拓展整机与生产线出口之外的另一重要服务领域和经济增长点--大修项目。去年,继巴基斯坦、埃及之后国外第三条K-8教练机修理线--苏丹K-8S教练机大修线项目完成建设工作。
生命工程“猎鹰”高教机迎来收获季
“交付”是今年的关键词,“猎鹰”高教机在国内外市场都将开启批量交付的窗口。年初举行的2014年国防部年会上,赞比亚空军高级官员表示赞比亚空军今年将会接收其2012年订购的6架“猎鹰”高教机中的首批。海外先锋用户的交付开启“猎鹰”高教机军贸出口的大门。年内,国内列装型号教练-10从2013年年中起开展的鉴定试飞工作将结束,领先使用批将开始交付部队。2003年立项研制至今历经12年的艰苦开发,在市场N次“狼来了”的预言落空后,“猎鹰”高教机终于等来开花结果的时刻。公司教练机系列装备的主打产品开始由K-8/教-8向“猎鹰”的转换。
在研初教-7和农-5B的研发推进有条不紊
至今年年初,农林多用途飞机农-5B已完成所有的验证试飞和地面强度试验科目,预计年内可取得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证。目前,在手有来自北大荒(600598)通航和新疆通航的68架意向订单,报告期内未接获新订单。公司现有初级教练机产品初教-6列装已50余年,机型日显老旧。无论是对飞行学员的理论学习还是操纵习惯养成,向后续教练机型的正向迁移价值正逐渐降低。不过,经调整使用定位后,凭借良好的飞行性能及简单可靠、经济适用等优点,初教-6能够胜任筛选/适应性训练的新定位。公司以50:50与俄罗斯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合作开发的新型初教机雅克152/初教-7项目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相较在新的歼击机飞行员“三级四阶段”培养体制的任职教育高级训练阶段承担飞训任务的新型高教机,新定位下的初教机短期内换装需求还不十分迫切,初教-7开发进度的按部就班也就不难理解。乐观预期其定型交付日期将与雅克152批量交付俄军的计划时点相近,在2017年之后。
空军飞训体制改革对教练机装备提出新的需求与定位
2012年空军飞行院校和教育训练体制调整改革启动,主要内容包括:①优化航空兵部队和飞行院校的训练内容结构分布,飞行员培养调整为“飞行院校-部队”两级,原在飞训基地或航空兵部队进行的改装训练任务大部分改由飞行院校承担。②调整教练机的使用定位,使各阶段衔接更加合理。初教-6使用定位由初级训练调整为筛选/适应性训练;教-8使用定位由高级训练调整为中级训练;任职教育高级训练阶段计划使用新型高教机取代现有的歼教-7,将作战飞机的部分训练内容前移到高教机,更好地与航空兵部队三代机形成合理衔接。从而需要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高教机除了列装战斗部队、飞行教官训练基地,还将下沉至飞行院校的飞训旅,其市场需求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首次给予“减持”的投资评级
南昌航空工业城去年北区一期项目全面竣工,北区开始启用。今年二季度将实现北区二期厂房项目全面完工,南区飞机部装中心等主体工程陆续开工。公司老厂区整体搬迁工作业已全面启动,力争今年完成零部件生产厂房的搬迁。
承担25%机体结构部件制造份额的C919项目进入全面试制阶段。参股子公司洪都商飞于去年8~9月间交付C919首架原型机101架机的前机身、中后机身大部段组件。
今年起,公司潜力明星产品“猎鹰”高教机进入批产交付阶段,主营毛利率有望止跌回升。据此,预计2015~2017年公司营收预计将分别实现40.88、50.41和61.3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16、1.29和1.6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16、0.18、0.24元。以全球视角、纵横两向维度权衡公司当前股价所对应的定价水平,泡沫化程度过高。首次给予公司“减持”的投资评级,提示短期估值风险。
投资风险提示:
公司资本市场投资者关系形象不佳。
中航飞机:撞“大运”也无法支撑市梦率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魏成钢 撰写日期:2015-04-08
公司动态:
3月31日,公司发布201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98亿元,同比增长22.63%;实现营业利润3.53亿元,同比下降9.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0.30%;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
主要观点:
轰炸机产品支撑军机业务较快增长
报告期公司实现20%+营收增幅的主力仍然来自于轰炸机产品。根据订货和交付计划,2015年公司轰炸机产品的生产交付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另一主要产品运输机/特种飞机产品中,运9批产交付速率持续提升是该系列产品当前的主要成长动力。而运8延续低速率生产交付的状态,在国内以海军航空兵为交付对象,在出口市场去年与老客户缅甸再次签订了两架运8F200W飞机的出口协议。特种飞机业务持续向纵横两个方向延伸、拓展产品线,以每年3~4个型号的节奏不断推出改进型号和新型号产品。在研的运20在报告期实现第三架试飞原型机总装下线。作为军方启动军机适航审定工作的试点项目之一,运20的研制工作较以往型号在技术鉴定、定型试飞等方面增添许多新内容与科目,完成定型与服役的时点市场还需等待。
纸面繁荣难掩民机业务的持续低迷
新签大额订单还未进入交付阶段,而运营故障频发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发酵,MA60/600系列飞机的交付继续下滑。去年全年交付数仅为6架(终端口径统计,见附表1),其中3架的出口量更是跌至历史低点。今后数年的产量将取决于近年幸福航空、奥凯航空所签国内订单的履约情况。出口方面今年有喀麦隆、柬埔寨、坦桑尼亚3家用户订单待交付。气象局人影中心订购的2架人工增雨机初定于今年上半年交付,是MA60/600系列首个实现交付的系列化发展型号。海监机、医疗救护机等其他系列化型号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今年9月,MA60扩产条件建设项目将建成投产。届时,自1988年MA60系列民机项目启动以来公司的军民机制造才真正实现分线运营。面对年均个位数的交付量,扩产后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失去了部分制造费用搭军品线便车的便利。而且,为支持海外市场的开拓工作,公司还需加大全球范围内营销和售后维修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这些因素势必延长民机业务“交学费”的期限,进一步压制项目本就赢弱的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合资设立了中航飞机西安民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MA700项目的运作主体。项目主要系统供应商和结构供应商已基本确定,并签下启动用户订单,今年将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出口转包与合作项目按预期推进
公司转包业务规模持续扩展,去年出口交付额再创历史新高。主要转包项目中,B737NG垂尾的生产速率从去年4月起跟随波音整机生产的步调由月产24架份提升至28架份。承担A320机翼合作项目IV阶段研制任务的西飞天津公司去年下半年起作为天津总装线唯一供应商,为其配套提供全部所需机翼,生产速率与总装线同步,达到4架份/月。随着庞巴迪C系列飞机今年年底投入批产交付,子公司沈飞民机承担的C系列前中机身、尾锥和8个舱门转包项目正逐步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A350扰流板、B737内襟翼、B777复材壁板等其他6个新研项目亦按计划稳步推进。
国内重点民机项目的研制和公司配套合作工作在报告期内按预期持续推进。ARJ21-700支线飞机于去年年底取得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证,中国商飞计划今明两年完成13架机的总装下线和12架机的交付工作。配合主制造商的排产计划,公司配套大部件生产任务截至目前完成交付批5架机工作包的交付,并与中国商飞签订了后续120~129架部件生产的订单。C919干线飞机开发项目进入全面试制阶段,首架原型机101架机机体结构主要大部段实现对接。公司按期交付了承研的101架机机头、中机身、中央翼等结构部件。“蛟龙”600(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首个大部件001架机中机身在公司西安分公司成功下架。根据各民机型号研发进度,公司国内航空合作的收获期在2018年之后。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减持”的投资评级
去年公司提出以“一把手工程”切实解决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瓶颈问题,提升公司管理效能和盈利能力。从报告期各项经营指标变化情况看,推行“降本增效”的相关措施取得的实际效果还相对有限。轰6K与运9等主力产品的生产交付形势依然良好可支撑今年主业的平稳成长,而由于特种飞机与航空转包业务的多个新研项目未上批量受到压制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今年将有所恢复。综合分析公司主业最新经营走势,调整此前的盈利预测:2015~2017年公司营收预计分别达到224.63、223.85和275.3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5.33和6.6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15、0.19和0.23元。在目前股价所对应的估值水平下,我们再次重申对公司“减持”的投资评级,短期估值风险极高。
中国重工
公司是国内研发生产体系最完整、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业务贯穿整个船舶配套业的价值链,可生产从铸钢件、锻钢件等基础船舶配套材料到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复杂船舶配套设备等。公司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核心产品中、低速船用柴油机、船用螺旋桨、甲板机械等凭借其合理的价格、可靠的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信誉,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较高的市场份额。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专注于船用柴油机及部件、船用电子设备、卫星通信导航设备等船舶配套设备的技术研究,现拥有专利技术188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技术114项,代表着国内船舶配套设备技术领域的前沿实力。
三丰智能(个股资料操作策略咨询高手实盘买卖)
三丰智能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智能输送成套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与技术服务的企业之一。公司一直专注于从事智能输送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与技术服务,以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智能输送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取得15项专利,自主研发的“重载矩形悬挂输送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公司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的会员单位,先后获得“湖北省首批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单位”、“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湖北省最具投资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黄石智能输送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龙头骨干企业”等荣誉称号。
华中数控:受益3C和国防军工市场,业绩呈现拐点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吕娟,王浩 撰写日期:2015-04-10
投资要点:
结论:判断2015年业绩拐点将现,源于①高档数控系统在军工领域批量应用后,民用市场突破可期;②3C领域钻攻系统率先打破国外垄断,有望快速增长;③手机金属壳自动化钻攻生产线有望爆发式增长。预计2014-16年EPS为0.07、0.20、0.31元,增速分别为12.9%、187.5%、55.2%。
考虑到公司业绩拐点将现并有可能爆发式增长,且未来发展符合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路线,给予2015年PB7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基于公司2015年每股净资产5.71元,给予目标价40元,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高档数控系统在国防军工和3C行业实现批量应用,业绩拐点显现。①公司与大连机床合作的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已首次批量用于航天高端制造领域,继国防军工之后,民用市场突破可期,公司正式开启高档数控系统进口替代过程。②推出针对3C行业的高速钻攻CNC数控系统率先打破国外垄断,伴随3C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有望成倍式增长。
自动化钻攻生产线有望爆发式增长。①金属手机壳渗透率不断提升,有望从2014年5-10%,提升到2015年的15-20%左右。我们测算仅2015年将拉动38.4亿自动化钻攻生产线需求。②相比同类企业,公司在自动化钻攻生产线方面技术优势明显,能够提供除减速机之外的工业机器人(300024)所有核心部件,能够提供配套高速钻CNC的高档数控系统。判断自2015年4月,公司自动化钻攻生产线将实现批量供货,享受金市场盛宴。③除了金属手机壳之外,判断金属笔记本电脑壳的渗透率也将快速提升,后续将贡献一片新的蓝海,公司在3C自动化钻攻生产线市场大有可为。
风险因素: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
秦川机床:机器人减速器、军工、3C 加工多点开花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 分析师:后立尧 撰写日期:2015-04-30
投资逻辑
受益陕西省国企改革,成为机床行业综合性高端装备供应商:2014年,秦川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实现整体上市,原属集团的资产和业务全部进入上市公司,成为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以关键功能零部件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端装备供应商。公司一方面将凭借注入资产完善主营业务、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机床行业增长的逻辑:1)高附加值产品逆势增长。虽然机床产品整体呈现下滑,但“专、精、特”等高附加值产品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2)进口替代空间大。我国每年中高档数控机床消费金额60亿元左右,其中85%左右进口,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3)工业4.0需求让机床行业走出低迷。在工业4.0背景下,专用机床服务于机器人减速机精密加工,具有很大的融合发展空间。4)机床后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机床消费额连年位居全球第一,由此衍生的“后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掘金机床后市场,推进“服务型秦川”企业战略。打造“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公司“3个1/3”战略的重要一环。公司积极落实“服务型秦川”的企业战略,近三年来修复、改造、升级机床及专用设备而400多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机器人减速器项目已突破制造工艺瓶颈,手机外壳加工业务锦上添花。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是制约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司投资1.94亿元的“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项目已突破制造工艺瓶颈,进入系列拓展与中等批量生产准备阶段。公司旗下宝佳机床生产的精雕机用于手机金属外壳加工,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9.10亿元、45.20亿元和53.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15.6%和17.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9亿元、1.46亿元和1.77亿元, EPS 分别为0.13/0.21/0.263元,对应PE 为113/69/57倍。考虑到公司军工业务+机器人减速器+手机金属外壳加工业务放量,国企改革有望落地,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
机床行业持续低迷、工业4.0推进缓慢、机器人减速器进展不达预期。

-
政策护航 河北民营企业激发新“冀”遇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中国500强企业展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
市场监管总局:7月份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