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明康德:中国药明 全球视野
最具全球竞争力和整合能力的中国创新药械外包服务商
药明康德是国内医药外包领域的绝对龙头,近年业绩稳健增长,2017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8亿元和12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领先国内同行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在未来中国创新药和器械全球化的过程中将会极大受益。公司核心团队稳定,股东阵容豪华,业务覆盖了从新药研发外包到商业化生产外包的各个阶段。公司主要业务面向海外,近年在国内新药研发热度提高以及公司并购的推动下、国内业务也有了稳步提升。
业务覆盖药物研发生产全产业链,前瞻性布局优秀
临床前CRO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上,药物分析业务规模亦不断扩大。临床CRO业务方面,公司最初通过与PRA的合作切入该领域,在收购RPG后逐步形成自己的全球性临床试验服务的体系,同时SMO业务也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子公司合全药业的CMO业务通过与药明康德PDS部门整合,覆盖了从原料药到制剂的一体化生产链。公司还在医疗器械、细胞治疗、精准医疗领域有广泛布局,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爆发点。
行业景气度高,看好创新细分方向及公司整合全球资源能力
目前国内医药外包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整体估值较高。我们看好临床CRO、器械CRO、制剂及大分子CMO及精准医疗等细分方向。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2、18.27、23.0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9.2%、24.9%和26.0%,折合EPS为1.40、1.75、2.21元/股。2018年公司业绩可能受到汇率波动影响相对放缓,考虑行业平均估值及公司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给予公司2018年55倍PE,合理价格为77元/股。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数量不及预期;行业政策推动不及预期;业务推进及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中美贸易恶化及汇率波动影响。(中信建投 贺菊颖)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
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电商推千亿扶持,商超开绿色通道
-
追踪报道南阳王文辉案期望得到各方关注
-
中国企业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
-
欧盟应为中国企业提供稳定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