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20160510期 第A22版:海峡新闻/环球视野

当前位置: 第A22版:海峡新闻/环球视野

“荣誉处决”惨案震动巴基斯坦

■环球时报
  巴基斯坦西北部一村庄日前发生骇人听闻的事件:数名恶徒将一名少女从家中强行拖出,用绳索将其勒住、注射镇静剂,最后把她绑上一辆厢式卡车,连人带车一起焚烧。这是巴基斯坦相对落后地区的村权力机构对“背德者”实施“荣誉处决”的真实一幕。英国《独立报》说,多名嫌犯本月5日在当地一家反恐法庭受审,受到谋杀和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等重罪指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日称,被处死的女孩名叫安布伦,年仅15岁。她犯下的“罪行”无非是帮助村中一名女同学和她的男友私奔。上月29日,安布伦的骸骨被警方发现,尸骨早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只能通过她生前佩戴的镯子才能辨认出身份。调查这桩案件的警方负责人慨叹称:“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凶残的事。”
  当地警方随后逮捕了至少14名涉事嫌犯,其中包括安布伦的母亲和村族长议会成员。据了解,“处决”事件此前得到受害者母亲的同意。这起恶性杀人事件在巴基斯坦引起一片哗然,再次引发人们对所谓“荣誉处决”的关注。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一份措辞强烈的声明中称:“如此野蛮的行径不仅不符合伊斯兰教义,而且缺乏人性……这些罪犯必须马上受到制裁。”谢里夫不承认“荣誉处决”的说法,他斥责道:“这明摆着就是谋杀。”
  CNN称,“荣誉处决”起源于某种部落传统,被部族当权者用于惩戒令家庭或团体蒙羞的“背德者”。在巴基斯坦一些地区,它读作“Karo-Kari”,两个单词分别代表“奸夫”和“淫妇”。《独立报》说,“荣誉处决”通常被用于惩戒婚前性行为,大多数受害者为女性,其中甚至包括被强奸的受害者。但在安布伦一案中,受害者并不涉及婚前性行为这种“禁忌”,为什么仍被处死?据知情警员透露:族长议会试图“杀鸡儆猴”,以确保今后没有女孩敢外逃。据了解,该村落的族长议会由15人组成,其中几名成员刚好是私奔女子的家人。
  在人权机构和西方主流媒体看来,“荣誉处决”本身就是犯罪,这种恶行至今仍能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大行其道,相关当局难辞其咎。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学者法扎娜·巴里说,从国家层面上看,刑事司法体系缺乏效率,地方普通民众遇到麻烦时,通常需要当地的族长议会决断。巴基斯坦人权委员会称,该国去年近1100名女性、80多名男性因“有辱门风”惨遭杀害,而痛下杀手的往往是他们的亲属。联合国方面估算,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名女性沦为“荣誉处决”的受害者,实际案例可能远超这个数字。
  根据联合国性别平等指数,巴基斯坦在188个国家中排名第147位。该国当局近年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但遭遇到巨大阻力。比如今年2月,该国人口最多的旁遮普省通过一项反暴力法案,旨在保护女性免受身体和心理上的暴力侵害,并获得一定的经济自主性。然而,该项法案遭到30多个宗教组织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这类举措是在破坏巴基斯坦的传统家庭结构。

 


上一篇:为了帮女儿出头 老妈抢走女儿的男友

下一篇:福州晚报20160510期 第A23版:环球视野


编辑推荐
  • 电商推千亿扶持,商超开绿色通道

  • 追踪报道南阳王文辉案期望得到各方关注

  • 中国企业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

  • 欧盟应为中国企业提供稳定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