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在极限运动列表里增加一项:无人机竞速

  无人机竞速赛: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操作困难,成本高,但是,如果能克服这些困难,飞手能体会挑战工程、操作极限的极大快感。可惜的是,这样的快乐很难传递给观众。Quartz形容这种体验,“他们只能仰着脖子,目光试图追上一个高速飞行的小东西。”

  差劲的观众体验却只是竞速无人机目前面临的最小问题。实际上,这个刚刚起步的运动面临超级多的挑战:它很难组织,很难参与,几乎无法追随,而且,即使这一切都就绪了,无人机也非常容易突然毁掉。

  即使这些无人机都安全飞上了天,还有一个问题是它们很难被镜头捕捉。在美国无人机竞速锦标赛上,赛事组织者Scot Refsland甚至雇佣了Parrot无人机公司,飞到空中拍摄,但是依然非常难以抓拍到画面。而且,因为广播技术的限制,无人机的摄像头无法传回高清视频信号,飞手们看到的是模拟信号,充满了噪点和线条。

  

他们想在极限运动列表里增加一项:无人机竞速

  D1天空竞技是一家专门运作无人机竞速赛事的创业公司,他们想把这项比赛运作成商业化的体育项目。

  2015年3月,D1在深圳龙岗组织了第一场比赛,他们为这次比赛煞费苦心。赛前,D1将一栋 每层楼高达4米的3层建筑改整体改建成了赛道,为了增加比赛难度和复杂性,他们还把一段赛道延伸到了室外,参赛的无人机需要从室内飞出窗外,通过场外的赛道后再飞回室内。

  

他们想在极限运动列表里增加一项:无人机竞速

  赛道图纸(部分)

  组织这场比赛,D1花了40万,最后比赛现场只吸引到了200多位观众,更让卢青难受的是,绝大部分人看了一会儿,就直接离开了赛场。

  事后总结,卢青觉得不能怪观众。因为一开始设计赛道时,D1更多是从飞手的角度出发,他们把最大的精力花在了改建复杂、有趣的赛道上,却忽略了观众的观看感受。在论坛上,有人抱怨,比赛当天根本看不到竞速无人机在哪里飞,只能7、8个人挤在一个飞手的小屏幕前,而画质糟糕的图传也让比赛观赏性大大下降。


上一篇:不会唱歌的运动员不是好网红![笑cry]

下一篇:“篮球女孩”钱红艳等5名曲靖运动员逐梦里约残奥会


编辑推荐
  • 一年新增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

  • 工业企业效益呈稳定恢复态势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模式

  • 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