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办学新模式 培养高技能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是这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省政协委员杨光认为,只有不断探索办学新模式,提高办学质量,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职业教育学校打造成生产能工巧匠的“工厂”。

  实际上,发展职业教育最大的障碍是人才培养的观念问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重学历、轻能力’等观念以及现行的考试制度的限制,影响了人们的读书、择业价值取向,造成职教招生难、生源差的困难。”杨光委员说:“在改变观念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应该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可以出台各种激励措施,使更多有突出贡献和创新成果的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津贴待遇,形成崇尚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杨光委员提出,职教学校的专业设置可以更加灵活,随时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在就业的入口端,她则认为应该严格资质标准。“应该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行业协会对各种技术工种进行资质认定和管理,所有技术工人都应该持证上岗,对全面使用资质证书技术工人的企业,可以实行税收或费用的优惠政策。”

  对于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杨光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尝试在义务教育的一定阶段,如初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及时加以引导。也可以实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融通与互动,普职之间学籍互转,成绩互认,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机会。”


上一篇:深圳探索医疗医保联动改革新模式

下一篇:数据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探险家与怀疑一切的大侦探?


编辑推荐
  • 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中博会让中小企业成主

  • 真金白银!一季度湖南外贸企业退税近百亿

  • 区领导调研制造业企业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