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仁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原标题:铜仁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5月14日,为期3天的铜仁市“两会”闭幕。记者从铜仁市“两会”上获悉,刚刚过去的2019年,铜仁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三大战略行动。铜仁经济呈现稳中求进、进中求转,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一年来,铜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9.16亿元,增长8.0%,增速全省第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增速全省第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158元、10259元,分别增长9.3%、10.7%,增速分别排名全省第3、第6。
高质量发展的铜仁经济社会主要表现在:
——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全市出列贫困村367个,减贫12.2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6%,石阡、印江顺利出列,松桃、思南、德江省级宣布退出,沿河脱贫摘帽有序推进。
加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29.3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其中,跨区县搬迁12.55万人、规模全省第一;整治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2.25万户;1.21万公里“组组通”硬化路建成投用,农村集中供水率96%、自来水普及率95%。建设跨区域易地搬迁安置学校22所。乡镇、社区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率97%,村卫生室覆盖率100%,贫困人口“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显著。江苏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帮扶资金5.6亿元,覆盖贫困人口近30万人,共建产业园区18个。新华社、中国气象局、大连民大、中国五矿等定点帮扶单位投入6618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5个。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工业经济转型提质,12个产业园区实现总产值710亿元,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5.4%。“千企改造”投资74.5亿元,新增入规企业60户。民营经济占GDP比重68%以上。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名单,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47.91%,水产业逐步成长为重要支柱产业,水及关联产业产值150亿元。
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新增省级农业园区11个,排全省第一。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湖北裕国菇业、深圳和鲜食品等重点龙头企业落户铜仁。
文化旅游加快融合,“一带双核”战略深入实施,全年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3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增长95.37%,增速全省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65.19%,排全省第二,碧江、江口、玉屏成为省级森林城市。国家、省“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中心城区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扎实推进。治理水土流失420平方公里、石漠化128平方公里,复绿矿区6103公顷。获批全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调整取消部门权责清单329项、行政审批事项18项,减少审批环节99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减少46%,“一门一网一次”改革成效明显。新增市场主体3.09万户。
启动“六网会战”,夯实发展基础。谋划实施项目450个、投资995亿元。交通建设投资310亿元、排全省第一。快速推进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在全省率先建设网络货运平台。铜仁海关挂牌成立。产业大招商引进项目830个、到位资金1225亿元,获评“2019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2019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标杆城市”。
——用心用情保民生,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各类重点民生支出316.51亿元、增长2.67%,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开展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160.7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0.2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09万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26所。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53.5%、84.5%。全市高考再上新台阶,本科录取占比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10个区县全部纳入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城乡居民参保率99.5%,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先诊疗后付费”。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棚户区改造5077套,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5557套。新增公共停车位3089个。建设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2.34万户、村级公共卫生厕所1016个,70%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

-
杨浦“随申办”企业云服务体验日走进政务服务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举行
-
融汇物产以“融达四方”企业文化赋能企业高质
-
上海首批!闵行这家企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