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蓝马甲网格员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穿蓝马甲走街串巷,担任着听民声、解民情、化民忧、暖人心职责。只要群众有困难、邻里有矛盾,他们就会立即行动,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努力做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网格管理员。

    网格长、网格员负责网格管理,是罗塘街道正在全面推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该街道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工作着力点,把辖区内所有居民小区、驻区单位、商业网点、公共场所等都纳入网格范围。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依据城区300-400户左右为单元、农村200-300户左右为单元划分网格,共划分331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人员1025名。

    为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罗塘街道组织1000余名网格管理员开展网格化民情大走访活动,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发放民情联系卡,逐一排查安全隐患、矛盾问题、信息采集、护航公益、保障民生、涉案人财产、金融风险防范、扫黑除恶、液化气钢瓶与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便民服务代办、伪劣食品药品用品、社区治理协管、社会治安防范、人口管理服务、心理问题咨询等15项内容,各网格将排查的问题梳理通过“泰州网格”APP上报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中心梳理归纳走访问题并及时反馈。

    “用脚步丈量责任,把担当写在网格,把温暖送给百姓”,通过推进网格化民情大走访,全要素网格日记本记载的内容更详实了,网格APP上报的信息更精准了,网格管理员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网格员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天天见得到,事事都帮忙,有情有义有温度的“蓝色大管家”。

    高桂芳,是中天社区一位普通的网格员,虽然今年才入职,却兢兢业业,努力做好社区与群众的纽带,当好社区的“信息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今年9月初,高桂芳在巡查时发现,家住中天二村41号楼501的孙大爷身体不舒服,孙大爷老伴以为是普通的感冒,让高桂芳开电瓶车送孙爷爷区医院,却发现爷爷身体瘫倒,这是中风现象,高桂芳紧急联系孙大爷的女婿,一起开车送孙大爷去医院。

    对这种事,高桂芳总认为这是她应该做的,“网格员就是应该帮助身边的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高桂芳笑着说道“群众信任我,我当然不能辜负”。

    今年10月走访辖区的时候,高桂芳在楼梯口捡到一个崭新的苹果手机,她没有占为己有,而是根据手机里的未接电话,联系到失主。

    “因为我之前也丢失过手机,心疼了很久;将心比心,别人肯定也很着急,何况手机里的数据是最值钱的。”高桂芳事后说道。

    洪、朱两家都是西桥村四组村民,两家自留地相邻。洪某在自家自留地里栽有数十棵小树苗,朱某到田里一看,怒火冲冠,认为不仅地方过界,树木靠近界址处,且树木以后越长越大,影响自家田里庄稼的生长,朱某冲到洪某家中,发生了冲突,大打出手。正好西桥村网格管理员冯月年在村庄内巡查,听到了在不远处有吵闹声,连忙赶去劝架,问清原由,耐心劝导,朱某脑筋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服气,要求洪某把田里所有小树苗都扒光,还要让她再打一次。经过多次上门调解,直到第三天朱某心里稍有平静,村调解人员把双方都叫道调解室耐心说服劝解,讲法律知识,邻里以和为贵,邻居好赛金宝,并且把过去自留地的账本翻出来,对照账本尺寸到田里帮助双方丈量,把界址重新定好。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并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握手言和。(殷永忠 包伟 缪锦国)


上一篇:合江县大桥镇:狠抓综合治理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下一篇:天府仁寿创新“有奖爆料”模式 参与社会治理受点赞


编辑推荐
  • 杨浦“随申办”企业云服务体验日走进政务服务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举行

  • 融汇物产以“融达四方”企业文化赋能企业高质

  • 上海首批!闵行这家企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