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呼唤出现更多这样的美德行为

  昨日早上,西安83岁拾荒老人史秉文在垃圾堆捡到四沓一元纸币,共4000元,老人及时把钱送到派出所委托民警寻找失主。这些钱对老人来说或许是三四个月收入,但他说:“不是咱的钱俺不能拿!”目前民警正积极查找钱的来源和失主。(央视)

  面对这捡到的对他来说也许相当于三四个月收入4000元钱,拾荒老人秉承“不是咱的钱俺不能拿”的信念,没有动私心将钱占为己有,而是及时送钱到派出所委托民警寻找失主。拾荒老人的行为得到了网友们的纷纷点赞,不少网友表示,在这个物欲横流,时刻受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冲击的社会里,拾荒老人能坚守“不是咱的钱俺不能拿”的原则和信念,拾金不昧,这样的行为值得点赞。拾荒老人这样的行为体现了他的善良淳朴,也折射出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网友们的点赞则体现了社会对美德的赞扬和对拾金不昧的美德行为的肯定。

  大德无言,大善无痕,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会责任感的体现。而反观之前出现的路人哄抢新闻,实在是觉得讽刺。今日路人哄抢菠萝,明日哄抢柑橘,后天抢鱼……这些哄抢事件不定期上演,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抢到了东西,却失去了道德。路人哄抢的行为反映了不少人道德良知的浅薄,也反映了他们缺乏道德的自律。这些人需要捡起的不是物品,而是美德。由此,我们更加呼唤社会上出现更多像拾荒老人这样的人,坚守道德的准则与信念。

  社会是多元的,这个社会有很多像拾荒老人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坚守道德的准则与信念,践行美德,得到人们的尊敬与称赞。这个社会也有很多像存在哄抢的行为那样的人,他们缺乏道德的自律,需要捡起美德。很多人看到道德滑坡的行为,常会感叹“这个社会还会好吗?”当然会好了。网友们对拾荒老人拾金不昧的行为的点赞,更有不少网友建议如果找不到失主就把钱给拾荒老人,当作是一种奖励。网友这样的行为就反映出了社会对拾金不昧美德行为的认同,也反映了社会对美德的与期盼。

  人们渴望美德,社会也需要人们更多地践行美德。我们呼唤社会上能出现更多像拾荒老人这样的人,践行美德,坚守道德的准则和信念。社会呼唤出现更多像拾荒老人这样的美德行为,对美德行为进行点赞的行为值得提倡,将点赞行为化为践行美德的具体实践则更加值得赞颂。(长江网 莫莉莉)

编辑:张亮


上一篇: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

下一篇:感受现代社会的前行力量


编辑推荐
  • 杨浦“随申办”企业云服务体验日走进政务服务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举行

  • 融汇物产以“融达四方”企业文化赋能企业高质

  • 上海首批!闵行这家企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