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回到1927年中国的6座城市,你会看见什么?通过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中国1927》用一场穿越空间、定格时间的电视魔术,把照亮中华民族走出黑暗和困境的“星星之火”呈现了出来。

“布尔什维克这个词,确实是俄国人所造。但布尔什维克精神,它是属于20世纪全世界人类。”百年前的学生正在慷慨激昂地发着传单、发表演讲。随着讲述人谭江海的入场,演讲声渐弱,娓娓道来的是另一个视角的理性叙述:“这就是张作霖在北京经常能看到的情景。”

近日,纪录片《中国1927》在北京卫视开播。该片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承制。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中国1927》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在《中国1927》之前,《档案》栏目组就承制过《伟大的贡献》《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纪录片,重大题材与整个创作团队独特的叙事风格碰撞在一起,形成不少火花。而这部纪录片则平衡宏大题材与贴切的故事,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实现对未来的眺望。

展开剩余80%

时间的“操控者”

像电影一样的场面调度,把日常演播室里主持人的理性分析和情景再现里的动情演讲结合了起来。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中国1927》几乎调动了可以运用的所有手段来讲故事,通过“时间的艺术”让观众回到历史的节点去看见、听清、触摸和感受。讲述人谭江海穿梭其中,在故事的讲述中让流动的时间停留、加速,甚至倒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影视演员或主持人化身“历史中的人”,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比如正襟危坐的新闻播音员邬晔纬、孙扬,或化身激情澎湃的学生,或化身忧国忧民的学者,或化身早起喝豆汁的市民百姓。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既是历史角色,又是历史讲述人,多重身份的交替上场,令他们成为历史的“回望者”,他们以全知的视角讲述、梳理和总结。感性的火焰和理性的冰山都在《中国1927》中渐次显露底色。

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中国1927》在艺术上的突破在于“带来一种电影化的惊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看来,“《中国1927》选用‘时光照相馆’的形式,将历史定格在爆发的一瞬间。城市地标、年代纬度与历史瞬间的组合,让《中国1927》做成了一部活起来的党史,有助于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历史发生兴趣。”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六个城市和一个国家

英国史学家巴克尔曾说,“凡人类的历史,都是气候、土壤、交通的关系。”历史同地理的关系,是近代科学上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地图上,《中国1927》选择讲述一个“六城记”的故事,通过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标构成整部纪录片。

如果说时间上,1927年能够看百年,那么空间上,这六座城市也几乎是当时中国面临困境和希望的缩影。但又因为它们在地理特性上的差异,令这个“1927”呈现出多面的特征。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中国1927》的第一集就从北京说起,北洋军阀集团走向落幕,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和政治军事都在经历着震荡和变迁。在该片看片会上,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中国史室副主任王学斌感慨道,“北京是所有城市中最难讲的,它既是开篇,又是结尾,细节和线索都非常多,但《中国1927》完成得很好。”

除此之外,广州的“暗涌”讲述了南方革命力量的兴起和新兴思潮的发酵;武汉的“突变”又把辛亥革命背后隐藏的得失揭露了出来;上海的“风暴”在记录一场反革命政变的同时也勾画出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每个城市有自己独特的主题,但却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相互关联。地理与历史的结合,自然的呈现出历史在那个时段的共性与特点。对于其独特之处,王学斌认为,《中国1927》对人性的细节、历史的细节和城市性格结合得比较好;整体非常厚重真实,不失趣味;真正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继承这种初心的重大意义。

“活起来的党史”

历史本就复杂,如何在复杂的历史中,通过一年的光景,展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命运抉择,《中国1927》做出了不一样的探索。

翻开1927年的日历表,这一年,张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北伐军势如破竹;这一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国共两党分崩离析,国民党反动派向共产党举起了屠刀;这一年,毛泽东带着革命的火种走向了井冈山,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新探索……世界的歌舞升平和中国的腥风血雨激荡在一起,中国人该去向何处?关于一个民族未来的命题在这一年被无限放大。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中国1927》这种“择一年来窥百年”的做法甚为取巧。“1927年对于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真正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年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说。

与其说《中国1927》是一部电视作品,不如说它更像一部1927年的动态历史研究报告。片中首次展示了不少收集到的珍贵历史文献,尘埃里的故纸堆变成了身临其境的“穿越门”,观众也有幸走进了迷雾中的历史。

但光呈现历史还不够,历史的乏味或生动全在讲述故事的方式上。历史的严谨或敷衍,也全在讲述人的态度上。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历史的传播需要激浊扬清,这部纪录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样貌,也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能够让大家重拾初心,这正是成功之处。”而这种初心更是映照着当代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罗亦农的孙女罗渝说:“我们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从没有忘记我们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作者:张榆泽

编辑:王海婷 江勇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报道】话历史、看当下,《中国1927》在“定格处”眺望未来

搜狐知道推荐:七天提升你的办公效率--效能UP——新精英生涯规划师【橙子学院】


上一篇:傅善祥: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状元

下一篇:历史上还珠格格备受宠爱,但后半生却十分凄惨,乾隆为何如此对她?


编辑推荐
  • 山东中小企业多项指标全国居前,“小身板”迸

  • 湖南江永:“大礼包”让企业开办省时省力省心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